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专题专栏 >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富硒产业成现代农业“新贵”
来源:海东时报    时间:2016年02月26日    

富硒店铺老板正在向前来的顾客介绍富硒商品

市民在富硒草莓大棚种植区采摘新鲜草莓

 

在河湟谷地,有一片沉睡了千万年的富硒土壤。随着人们对硒的开发价值的逐步认识,富硒资源成为了海东农民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0年初,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发现8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主要集中在平安石灰窑、洪水泉,乐都瞿昙等中高位浅山和脑山地区。海东市的富硒区土地不含汞、砷等有害元素,还富含锌、铜、锶、锂等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如果能对适合这些乡镇生长的马铃薯、油菜、蚕豆、豌豆、蒜苗等作物进行富硒农产品生产开发,不但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还可极大地提高海东市农产品的价值,这对当地长期留守农民的生活改善和收入增加极为有利。

富硒种植花样多

2010年,我省东部地区发现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域。

自发现富硒土壤后,平安区抓住机遇,以打造“高原硒都”为目标,以富硒种植为依托,打造以富硒为主的河湟百里农业长廊高原生态富硒种植业,使富硒种植成为全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平安区平安镇沈家村的白沈沟富硒果蔬生产示范基地,红彤彤的草莓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产品。记者了解到,富硒草莓一年最少可以结五茬的果实,每公斤可以卖到50元的价格,农户每年就有10万元的毛收入。

而带给农户财富的正是平安这一方特殊的土壤。如今,白沈沟富硒果蔬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富硒种植发展新路子,种上了人参果、樱桃、西瓜、葡萄等一系列富硒产品,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平安区多个乡镇土壤中的硒含量为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平安富硒土地面积大、土层厚、硒含量深度适中、易于开发利用,为提高高原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提供了有利资源。目前,平安区已有12种产品进行了富硒认定。

近年来,海东围绕“种优质草、养良种畜、扩饲养量、打富硒牌”的思路,把饲草料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们的鸡蛋已经达到了富硒标准。这是因为,我们一直用平安富硒土壤中生长的燕麦作为饲料。鸡蛋在外省能卖到每斤11元左右。”平安区白沈沟乡白家村村民刘兆海告诉记者。

去年我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富硒辣椒,收入12万元,是过去种植小麦收入的十多倍。”村民李发明说。 如今,平安的富硒牛奶、富硒鸡蛋、富硒大蒜等富硒产品远销省内外。

富硒养殖“高烧”不退

平安区将大量的富硒土地进行流转,种上燕麦、紫花苜蓿、尖舌豌豆等牧草,将富含硒的牧草作为饲料,成为富硒养殖业的重要保障。“现在富硒养殖业很火爆啊,市场上很多猪肉、鸡肉都是富硒的,我们百姓吃得也放心啊。”市民蔡女士告诉记者。

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让硒这种资源成为了平安农民手里的宝贝。在这片6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绿色土地上,富硒养殖产业正在悄然兴起。

在平安区三合镇张其寨村,有个绿雏蛋鸡养殖场。去年,绿雏蛋鸡养殖场引进了蛋鸡自动化养殖设备,鸡舍的恒温、采光、喂食、清粪、捡蛋都是全自动电脑控制。从蛋鸡上架到鸡蛋包装都是自动化一条龙,较以往的鸡架有饲养量大、鸡粪传送带清除、预防传染病等优势。这个养殖场是平安发展富硒养殖业的一个缩影。

在培养养殖业大户的同时,平安区更加注重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三合镇新庄村的联胜富硒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就是平安区33家由省农牧厅挂牌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之一,也是畜禽养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示范点。该基地已建成标准化猪舍8800平方米,年可出栏生猪6000余头。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周边村里的农户签订了养殖合同,由公司统一为养殖户提供仔猪、技术、防疫、动物检疫并统一销售,逐渐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和营销格局。

据了解,目前平安区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全区每年猪存栏5万头,羊存栏12万头,牛存栏1万头,肉鸡和蛋鸡存栏12万只,有力地促进了“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了市场供应能力。

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效益的凸显,实现了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如今,海东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实施富硒品牌带动战略,富硒产业已经成为海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龙头支柱产业。

富硒大蒜助农奔小康

20世纪70年代末,乐都区高店镇小河滩村村民去新疆串亲戚,返程时带回两辫大蒜种在地里。高店镇的村民们谁也想不到,30多年后,那小小的蒜头竟富了整个村、整个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蒜不仅成了高店镇人发家致富的“拳头产品”,更成了海东乃至整个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小河滩村在种植大蒜之前,是全镇典型的贫困村,2000年之前人均年收入仅有3000元左右。

如今,一万五、六千元的人均年收入让村民的生活迈入了小康。由于小河滩村处于河床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土地格外肥沃,这也让小河滩村的大蒜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五年前家里一年才能挣两万,现在一年轻松挣10万,家里的房子重新盖了,卫生间、洗澡间都有了,日子过得好啊!”高店镇小河滩村村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高店镇的土地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紫皮大蒜被贴上“富硒”标签后,身价陡增。2015年,由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208万元建设的富硒黑蒜深加工项目,在乐都农业示范园区高店富硒产业园建成并投产,年加工富硒黑蒜2100吨。依托乐都高店、下营、城台、雨润等乡镇生产的大蒜,通过以富硒黑蒜加工为主的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区域2215户种植紫皮大蒜1.1万亩,户均增收2700元。

我们一年大概会接受3至4次的分类培训,这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村民告诉记者。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挖蒜也不再需要过多的劳力,村民们种富硒大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如今,蒜越种越好了,高店镇的富硒大蒜远销甘肃、山东、北京、江西等地,最远还卖到过日、韩、加拿大。

如今,“农户+经纪人+企业”的紫皮大蒜销售模式在高店镇成熟起来,镇领导和村民没开始思考新的问题。“咱们的蒜一收获就全卖出去了,虽然收入可观,可这并不能真正提高大蒜的经济效益。如果蒜能够储存一段时间,到了年底再卖,一亩地至少能多赚五六千元。”高店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靠着种蒜,我已经供出了3个大学生,这富硒大蒜真是让我扬眉吐气了!”

如今,田野里,一座座钢架大棚鳞次栉比;公路上,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车辆驰向四方;园区内,一家家龙头企业产销两旺……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一场田野上的“工业革命”正在海东悄然兴起。

时报记者 臧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