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海东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源:    时间:2012年06月26日    

序  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 十二五 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将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 十二五 期间我国文化发展还面临着种种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怀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面对实际,积极应对挑战,寻找对策,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夯实基础。

十二五 时期,是我区实践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协发展、统筹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奋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文化发展 十二五 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海东地区文化体育广播

电视事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为加快海东地区文体广电事业发展步伐,促进全区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海东的三大历史任务,结合我区实际,特订本规划。

一、 十一五 规划实施情况

十一五 期间,通过国家对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文化市场繁荣活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基本实现 户户通 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先后建成互助县彩虹剧场、循化县体育场、乐都县体育馆、互助县文化广场等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改造了地区群艺馆、六县文化馆、图书馆。推进了农村全民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的文化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全区建成农村小型综合文化体育广场259个,乡镇文化站48个,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642个,组建村业余剧团222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61个,农家书屋 353个,电子阅览室7个。 十一五 期间,全区文化基础设施总投资超过2亿元,比 十五 时期增长了2倍多。

(二)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通过 文化进村 工程的实施,新组建社区、乡村文艺演出队400余个。春节期间,全区有500余台农村社火队、秧歌队、业余剧团进行展演活动。农历 六月六 期间,自发组织的农民 花儿演唱会 达100多场(次)。全区每年50%以上的乡镇举行体育比赛活动,30%的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地县每年组织举办的较大型文化体育活动30场(次)以上。举办了全区老年人运动会、全区职工篮球赛、全区小学生乒乓球赛、农民射箭大赛、河湟花儿大赛、全区摄影作品展等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体育活动。保障了环湖赛、循化黄河挑战赛等国际赛事在我区的成功举办。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根据文化部和省上的统一安排,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目前,经省政府审查批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个,经国务院审查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开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区现存的2707处文物资源,完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地县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日常工作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检查行动,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严厉打击了文化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文化糟粕、文化得到垃圾及时清理,特别是黄色、凶杀、暴力及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传播得到遏制。通过广泛开展反盗版、文化市场法律法规等的宣传活动,开展文化经营人员的法规培训,广大群众对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文化经营人员依法经营、文明经营的观念有了明显转变,我区文化环境得到净化,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规范有序。

(五)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广播电视传输能力和综合覆盖率显著提高。农村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全面启动,卫星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数字化,直播卫星在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中得到应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在防范和应对重大技术事故、突发事故以及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有线电视在实现数字化的同时,以高清电视、付费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得到迅速发展。

(六)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了《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经营的文化单位实行了转企改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合同制,使文化事业单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 十二五 时期我区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 时期,是海东实施 三大历史任务 、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社会结构转型提速,社会公众利益调整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备受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可谓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海东文化发展也将迎来一个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转折期和战略机遇期。

(一)机遇和发展条件。一是国家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为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十一五 期间,国家财政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区文化事业费累计达到2亿元,比 十五 期间的总投入增加了1.3亿元,增张240%。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力度还会继续加大,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将更加坚实。二是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为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我区文化体制改革已全面推进,通过改革,不断消除了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逐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调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和不断提高,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拓展了空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消费更加多样化和市场化,文化产业将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

(二)挑战和存在问题。一是文化建设与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尚有差距,与全区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还不完全相适应;二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 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性障碍仍未根本消除。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不够;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资源共享程度低;五是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六是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低,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基层文化设施落后短缺并存,农村文化工作基础薄弱。

三、 十二五 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海东工业园区、东部城市群建设和特色旅游业为发展重点,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具有海东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基本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体广电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体广电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2、发展事业与发展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保证文体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创新体制,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市场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文体广电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城镇文化的创造力、渗透力和辐射力。

3、重点设施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原则。大力加强全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设施,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等业余生活需要。

(三)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建立覆盖全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明显改善,文化人才结构合理,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文化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海东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 十一五 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5%;地、县、乡、村四级网络基本健全,地县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演出剧场等标准性文化设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国家三级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村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覆盖,实施文化进社区工程达100%, 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面积为8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全区城乡文化网络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

2、体育方面: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体育服务均等化;增强公众体育意识,体育人口明显增加;构建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产业增加值有显著提高;体育场地设施数量明显增加。

3、广播电视方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力争基本实现广播 村村响 、电视 户户通 ,实现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做好海东电视台的立项、筹建工作,地县广播电视节目实现标清向高清的转变。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按照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利用 的原则,分期建成功能布局合理,达到国家标准的海东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剧场等建设项目。

实施县级 三馆 改造扩建工程,使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达到国家标准,建成地区和6个县的数字图书馆

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配套和城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备配备,实现94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和61个城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建成海东地区文化资源共享中心、6县文化资源共享中心和94个乡镇、1587个村、61个城镇社区的基层服务点,实现文化信息工程全覆盖;至2015年,全区村级农家书屋建成率达100%。

2、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分期建成 海东体育中心 (体育场、游泳馆池、篮球场、健身中心、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乒乓球和羽毛球训练馆);各县建成体育场馆,争取国家 雪炭工程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各1个;社区、乡镇建设一批全民健身广场、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路径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努力实现60%的乡镇有公共体育活动场所,40%的村级建成综合健身场或射箭场。

3、公共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建设海东电视台传输大楼及传输网络;地、县广播电视采、编、录、播以及传输、审查、播出、存储和管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实施广播电视西新工程,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传输能力,完成全区1805个20户以下自然村的 村村通 建设,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建立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场所。

(二)着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繁荣城乡群众文化。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城镇社区、广场、企业、校园、老年、少儿等各类文化活动,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城乡精神文明水平,充分体现人人享有文化成果的权力。 十二五 期间,地县每年要开展10次以上导向性的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各乡镇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5次以上的文化活动。

地县群艺馆、文化馆要加强对全区基层文化干部的轮训力度,不定期、分专题举办文艺骨干业务培训班。继续培育业余文化团队负责人、村级(社区)文化室管理员和民间艺人等基层文化带头人,更好地发挥其引领作用。

2、实施精品文化培育工程。积极扶持和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加大对文化艺术成果、文化项目的奖励扶持力度,努力在戏剧、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创作一批具有海东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深受群众喜欢的文化精品,力争创编一台具有海东特色、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节目。力争5年内全区有20件以上作品获省级奖项,有2-5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十二五 期间,依托我区传统的河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定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打造地域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海东文化品位,提高海东的影响力。重点打造平安消夏文化周、乐都彩陶文化艺术节、循化撒拉族文化艺术节、民和桃花节和三川纳顿艺术节、互助丹麻中国西部花儿艺术节、化隆 黄河风 书画摄影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品牌对基层文化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乡镇、社区、学校、企业等举办特色性文化活动。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认真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各项工作,开展全区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依法公布和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的本体及周围环境和历史风貌。推荐、申报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推进文物工作 五纳入 的实施,不断完善文物保护单位 四有 建档工作。加大文博宣教职能,适时举办一批精品陈列展览。

2、重点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施互助却藏寺、乐都瞿昙寺、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实施民和喇家遗址、乐都柳湾遗址以及互助、乐都、平安、民和等地明长城遗址的保护项目。新建海东地区博物馆,实施民和县博物馆,互助县博物馆、乐都县博物馆文物征集及库房维修改造工程。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和挖掘整理,积极开展成果编纂,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加强传承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重点加强对16项国家级和3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加强对濒危项目的抢救,建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四)加强体育事业发展

1、构建城乡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体系。积极发展体育单项协会,普及全民健身站点。全民健身站点由城镇地区向农村扩展,城镇地区基本上做到每一个社区有一个全民健身站点,活动的人数不少于50人。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全民健身站点,负责组织指导村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全区建立一个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六县各建立一个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站,负责本辖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组织工作。全区每年培养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人以上。全区城镇居民每1000人、农村每2000人中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3、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按照 亲民、便民、利民 的原则,规划、指导、支持各种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天时季节组织开展体育比赛活动。按照综合性活动制度化,大型活动规范化,青少年活动长期化,小型活动经常化,保证全民健身活动长年不间断和群众体育社会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具有海东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体制。

继续办好河湟国际民间射箭赛和循化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进一步挖掘海东民族民间特色的体育赛事活动,打造体育赛事品牌。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对体育传统项目的指导。开展好一年一届的中小学生综合性运动会。抓好县级业余体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五)加快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1、加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握三贴近原则,认真完成党委和政府各项宣传任务。按照 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 要求,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的栏目(节目)。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报道形式,增强广播影视节目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吸引力。严格执行三级审片制、重播重审制等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主题、敏感问题、热线节目的管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2、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建立面向多种播出平台、面向多种终端用户的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加强高清节目制播网络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村节目内容,加强维护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广大农民群众能够长期免费接收到多套节目,为村村通用户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

按照高位起步的要求,分步实施海东电视台传输中心建设。采取有线、无线传输形式做好电视节目传输网络建设,使海东台节目覆盖率在80%以上。

3、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巩固提高广播电视广告传播业整合广告资源,调整经营战略,挖掘经营潜力,持续发展广播电视广告业。大力培植广播电视内容产业,推动广播电视栏目品牌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兴媒体业务。

4、全面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建立安全播出体系,完善安全播出调度指挥机制,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播出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确保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和安全播出水平。完善新媒体视听节目和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系统,不继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和保障水平。

(六)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发展具有海东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具有市场规模和产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不断增强海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到 十二五 末,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特色浓郁、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在省内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办、民营和个体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1、工艺美术产业。以特色工艺美术资源为依托,以旅游纪念品的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开发民族刺绣、民族服饰、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河湟奇石画、民间烙画等具有海东民族民间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礼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重点建设以互助、循化、平安县为龙头的民族刺绣;以互助县为龙头的民间烙画艺术品;以乐都县龙头的彩陶艺术品;以化隆县为龙头的民间剪纸;以平安、循化为龙头的河湟奇石及河湟奇石画等一批具有海东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形成各类民族民间艺术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使小产品、小作坊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生产,推出民族艺术精品,开发名品新品。

2、民族演出业。以民族歌舞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精品剧(节)目的创作力度,推出特色浓郁、市场认可、群众喜爱、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互助、循化两县分别做好《彩虹部落》、《撒拉尔家园》节目的市场化推介和运营工作。鼓励和扶持国办、民营艺术团体 走出去 ,利用自身的特色品牌,开拓省内外演出市场。以农村青年为主体,加大藏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歌舞的培训力度,重点向省内外的旅游景点输送歌舞演员。

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有效整合海东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主打品牌,提高策划包装水平。加强与旅游部门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着力打造五大文化精品旅游线,即以柳湾原始公共墓地、喇家史前灾难遗址、马场垣遗址等为代表的古文化旅游品牌;以瞿昙寺、佑宁寺、夏琼寺、班禅故居、文都寺、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以孟达自然保护区、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乐都药草台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品牌;以互助土族、民和土族和循化撒拉族民俗风情、休闲度假、黄河漂流、歌舞表演等为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以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为代表的黄河风情旅游品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增强全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考核,把发展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2、抓好落实。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规划和《海东文化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相关的规划或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向地委、行署汇报实施进展情况。要将文化建设纳入全区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具体落实。

(二)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的原则,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推动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加强地区、行业间的协作,整合文化资源,分头实施建设项目。对公益性文化单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大内部机制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对经营性文化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1、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地已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社会力量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享受有关 捐赠抵税 政策。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文化产业政策,加大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2、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保障其维持适度发展的基本经费需求。对我区体现民族特色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给予重点扶持。

3、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项目推介会平台,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我市文化产业,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强文的观念,大力开发人力人才资源。 十二五 期间,引进和培养编剧、导演、舞蹈编导、作曲、指挥、舞美设计、优秀演(奏)员以及其他各类舞台艺术人才、文化发展研究人才、文化策划管理营销人才、文化产业开发经营人才。在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培训和提高整个文化队伍的素质。力争推出一批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名人,带动区域文化建设上水平。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起以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考评体系,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对行业领军人才委以重任。

(东署办〔2011〕162号文批准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