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海东地区食品药品监管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源:    时间:2012年06月29日    

随着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多的关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更加突出。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已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0年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完成机构改革。体制调整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更加突出,监管任务更加繁重,监管难度进一步增大。按照保障公众食品药品安全 和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的要求,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将重点在制定和完善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安全责任链、健全安全应急体系、加强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加快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方面,建立新机制,履行新职能,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手段和模式,提高监管能力,确保全区各族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

一、 十一五 期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回顾

十一五 期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市场整治,全面加强综合监管能力建设,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取得的成效

1、逐步完善了覆盖城乡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成了以地区局为监管中心,地区药检所为技术保障,六县局为监管抓手,94个乡镇协管员,1587个行政村信息员为桥梁纽带的地、县、乡镇、行政村(社区)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形成了以行政监督为主导、技术监督为支撑、社会监督为补充的责任体系。

2、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应急机制。积极探索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食品安全 四项制度一个预案 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食品安全责任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发布制度》、《食品安全事故举报、投诉、处理制度及程序》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隐患,结合民和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在全省率先创新制定并出台了《农村食物中毒事件村委会报告制度》和《问责制度》,明确了食物中毒事件中村委会的责任,建立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3、全面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全区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政务受理、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相分离的行政审批制度,完善了以过错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责任制度和以执法案卷评查为主要内容的执法质量考核制度,行政许可事项全部上会研究决定,规范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水平不断提高。

4、切实提高了应急保障救援能力。切实履行好 组织对重大案件查处 职责,成功处置了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其中,2006年 3.26 平安县28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被国家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作为2006年全国食品安全五大优秀典型案例,在全国予以了通报表扬;2008年 6.22 乐都县25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5、巩固扩大了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示范村成果。经过努力,将乐都县创建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同时,制定《海东地区食品安全村建设规划》,充分发挥示范县的带头辐射作用,推广雨润镇大地湾村的建设经验,在全区再建20个食品安全示范村,切实改善了农村食品安全环境,提高了农村食品安全水平。

6、逐步规范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坚持整顿与规范并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假治劣活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非药品冒充药品、虚假药品广告泛滥、食品和保健食品违法添加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稳步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质量、饮食用药安全的需求与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监管基础不牢固、监管能力不适应等问题更加凸显,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督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需要。从全国看,一些严重危害和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食品药品事故频频发生, 毒奶粉 、 问题疫苗 、 苏丹红 、 瘦肉精 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在国内乃至国际引起了强烈反响,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从全省看,我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聚集因素不断增多,各种矛盾不断涌现,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将面临更多考验和困难。从全区看,食品药品经营点多、面广、量大、监管半径长,加上举办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艺术节、抢渡黄河挑战赛、环湖赛等重大赛事活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务会异常艰巨。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食品药品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在监管体制发生变革和调整的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承担的任务更重,肩负的责任更大。一是服务人口多、监管对象多、管理半径长,造成行政监管成本很高;二是农民群众收入水平不高,总体健康水平较低,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增大;三是餐饮环节、化妆品、保健品行政和技术监督人员及检验检测设备匮乏,新增监管职能划转后,急需解决执法队伍建设和检测能力建设;四是监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特别缺乏与新的监管职能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知识、检验检测技能和依法行政能力;五是监管(抽验、稽查)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安排的专项经费,抽验覆盖率不到1%,不能满足监管工作需要;六是基础设施、执法装备、检验检测设施等方面不足和欠缺,实验室建设、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亟需解决。

二、食品药品监管面临的形势

(一)食品药品改革与发展正处于重要机遇期。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食品药品安全作出重要批示,省、地领导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随着监管体制的改革到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将会更加细致严格。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药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网站、媒体报道的焦点、热点。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二)新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给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到今年年度,省、地、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将全部到位。改革调整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更加突出,监管任务更加繁重,监管难度更加增大。监管体制由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管理方式由领导关系改为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关系,责任体系由部门负责改为地方政府负总责,工作职能由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改为餐饮服务、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监管。新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了权责关系,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如何在 条块共管、以块为主 的新体制下,建立新机制,履行新职能,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三、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中心任务,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执法装备、提高检验装备、强化监管队伍、健全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促进海东经济社会和谐稳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监管,创新机制。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改善行政执法装备,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水平,创新监管制度,建立适应海东实际情况的监管新机制。

2、加强基层,强化基础。将食品药品监管的基础工作和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作为重点,促使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和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国家局、地方政府和省局等多方投入,以中央和国家局投入为主,以地方政府和省局投入为辅,统筹使用,发挥资金最大社会效益。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围绕提高监管能力目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和建设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方面建设。

(三)发展目标

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执法装备建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监管信息化建设和队伍能力建设,形成权威高效、统筹协调、科学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水平大幅提高。

(1)餐饮业、食堂量化分级率达到100%以上。

(2)对保健食品注册检验能力达到70%,对化妆品安全性检测项目达到70%。

(3)城乡药品监督网覆盖率100%,供应覆盖率100%。

(4)争取1-2家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中藏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5)建成1家食品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6)对基本药物品种实行全品种覆盖监督抽验。

(7)地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所达到全国地市检验所中等水平,对《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检验能力达到80%。

(8)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从目前44例/百万人口,提高到200例/百万人口;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具有独立的办公用房、监测网络及测报运行平台。

(9)重点工作基本实现网络化管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共享率达到100%。

(10)全区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次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5-7次。

四、主要任务和建设项目

(一)建立完善地、县、乡、村四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与监管实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体系,完善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建设项目为:

1、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体系建设,建成以行政监管、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为一体的食品药品监管检测综合大楼,形成以行政监督为主导、技术监督为支撑、社会监督为补充的责任体系。

2、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增加专业技术检验检测人员编制15-20名,计划培养或引进人员15-20名。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和监督,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培育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打造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形成风清气正、拼搏奋进的食品药监新风貌。

4、进一步提升行政机构执法装备能力,配备食品药品监管摄像机、照相机、打印机、录音笔、手提电脑等执法装备,更新执法车辆,执法人员统一着装,提升执法队伍形象和监管水平。

(二)大力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地、县两级药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机构。通过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完善,使我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技术检验检测能力达到全省中上水平。重点建设项目为:

1、建成地、县两级共7个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于一体的技术检验检测实验中心。

2、新增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质谱仪等各类较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使我区技术检验检测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80%以上。

3、建成地、县两级共7个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4、建立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乡镇、村基层监测点,逐步提高网络报告在全区的覆盖面,提高报告的上报数量和质量。

(三)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药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防范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食品、药械安全事件迅速果断、有效应对、妥善处置。重点建设项目为:

1、建立和完善组建三个中心:即:食品药品应急指挥中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食品药品举报处理中心。

2、建立食品药品预防及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系统、问题分析检测系统、救助系统及物资保障系统,构建由 一个体系,四个保障 (即法律、资金、信息、能力四个保障)的应急保障机制,提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反应、应急救助、应急保障能力。

(四)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的全过程监管。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为。重点建设项目为:

1、重点加强许可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许可认证体系。

2、坚决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食品药品打假的长效机制,实施GSP、GMP跟踪检查,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3、总结药品 两网 建设经验,延伸监督触角,继续强化乡镇协管员和村级信息员的作用,尝试构建 两员 的动态考核和激励机制。

4、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监管政策,深化医疗机构 规范药房 建设,规范农村药品经营、使用行为,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及时。

(五)完善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促进食品药品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尝试构建符合农村现状,具有地域特色的示范单位,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项目为:

1、充分发挥已建成的乐都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行餐饮服务环节量化分级管理,积极创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乡、村及示范街。

2、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信用体系建设,创建1-2个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3、根据东部农业区实际,发挥蔬菜等农作物生产特色优势,建成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配送和餐饮企业孵化中心,发展壮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保健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整合现有的药品配送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建立集约化、规范化的、集药品统一配送、药品应急储备于一体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节约监管成本,提高从源头控制药械质量的能力和水平。

5、引导每个县建立1家上规模、上水平的管理科学规范的中型以上消毒餐具配送企业,解决中小型餐饮企业消毒设施缺乏、餐具消毒难的问题。

(六)积极推进食品药品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努力营造 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 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企业、学校、机关、乡镇等为重点区域,全面推进全民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为:

1、加强食品药品行政监管和技术检验人员的实务培训力度,全区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次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5-7次。

2、举办乡镇协管员、村级信息员培训班,提高 两员 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切实调动 两员 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3、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将监测培训面扩大到临床医护人员,对全区监测工作人员培训4次以上。

4、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合理用药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及时发布食品药品监督检查、检验监测信息,回应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知情需求,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用药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

(七)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进程,建成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体系。推动食品药品行业开展信息化监管试点工作,在一定层面初步完成信息化监管任务。重点建设项目为:

1、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模式,建成地、县两级共7个食品药品电子监管中心,建立电子监管信息系统,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2、建立食品药品企业电子监管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流通、储存状况。

3、对基本药物实行全过程电子监管,通过药品注册码对药品的每批次的流向进行跟踪;通过对企业采集数据的比对,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实时动态查询每批号药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库存等情况。

4、尝试构建互联网在线监管办公体系,实现监管部门与监管相对人的互动式在线办公,及时发布食品药品监管通知、文件、不合格产品召回指令、处理指令等,通过权限设定与审批信息的衔接对企业行为进行限定和提示。

5、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政务信息公开、公共信息查询、行政许可与审批等功能,提高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以上七大主要任务,预计总投资32900.00万元。重点建设项目具体投资情况详见附表:海东地区食品药品监管 十二五 重点项目规划表。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海东地区 十二五 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规划的实施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要实行并不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规划行政领导负责制,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如期实现海东地区 十二五 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根据海东地区 十二五 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规划主要任务和建设项目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认真做好 十二五 项目建设工作。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分工和职责,做好项目实施各阶段的计划准备和具体实施工作。严格执行项目标准和施工规范,制定进度计划,及时处理解决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按验收办法和程序对项目质量、效益等情况进行年度验收或竣工验收。

(三)统筹安排,强化管理。严格遵循 讲求效益、计划运用、专款专用、厉行节约、严格审查 的资金使用原则, 十二五 规划项目建设资金应列入专项资金管理范围,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各项目的实施,要明确资金的使用范畴,统筹安排,做好资金的调配和管理使用等工作,保证资金管理科学合理、运行规范。

(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项目负责实施单位要把思想统一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把行动统一到地委、行署的决策部署上,及时沟通、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强大的食品药品监管发展规划建设合力,确保如期地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

(东发改〔2011〕552号文批准下发)

海东地区食品药品监管 十二五 重点项目规划表(2011年5月)

制定单位:海东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年限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万元)

备注

合计(27项)

32900.00

监管网络建设(3项)

3700.00

1

食品药品稽查执法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拟建设办公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

1700.00

2

保健食品、化妆品专业技术检验队伍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计划培养或引进人员15-20名

500.00

20人×5万×5年

3

行政执法装备能力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配备摄像机、照相机、打印机、录音笔、手提电脑等装备,更新执法车辆

1500.00

地区及各县每个业务执法部门一套,共15套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4项)

9400.00

1

技术检验检测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地、县两级共7个中心,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于一体

4000.00

拟建设实验用房5760平方米

2

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新增各类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2000.00

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质谱仪等

3

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地、县两级共7个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1700.00

拟建设办公业务用房2000平方米

4

不良反应网络监测网络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立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乡镇、村级基层监测点

1700.00

全区94个乡镇、1587个行政村全部设立监测点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项)

1200.00

1

应急管理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组建三个应急管理中心

600.00

应急指挥中心、安全信息中心、举报处理中心

2

突发事件处置系统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预防及突发事件指挥系统、问题分析检测系统、救助系统及物资保障系统

600.00

食品药品专项整治(4项)

2600.00

1

许可认证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构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许可认证体系

200.00

40万×5年

2

打假治劣整治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立打假治劣长效机制,实施GSP、GMP跟踪检查,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500.00

100万×5年

3

两网 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巩固监督网和供应网网络建设,尝试构建 两员 的动态考核和激励机制

1700.00

全区聘请乡镇协管员94名,村级信息员1587名

4

规范药房 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全区所有医疗机构药房全部实行规范化管理

200.00

31家县级医疗机构、112家乡镇卫生院、1458家村卫生室

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5项)

10500.00

1

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推行餐饮服务环节量化分级管理,创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6000.00

建成1-2个示范县、50个示范乡镇或50个示范村

2

药品安全示范县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400.00

建成1-2个示范县

3

重点餐饮企业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壮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3000.00

扶持建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企业30家

4

药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立集药品统一配送、药品应急储备于一体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

500.00

5

消毒餐具配送企业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立上规模、上水平的管理科学规范的中型以上消毒餐具配送企业

600.00

每个县至少1家

宣传教育体系建设(4项)

2800.00

1

食品药品系统能力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全区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次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5-7次

500.00

100人次×1万×5年

2

两员 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举办乡镇协管员、村级信息员培训班,提高 两员 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1700.00

每年4期培训班,每期培训450人

3

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对全区监测工作人员培训4次以上

500.00

监测培训面扩大到临床医护人员

4

公众宣传教育项目

新建

2010-2015

针对民众的集中宣传教育10次以上

100.00

10次×2万×5年

信息化体系建设(5项)

2700.00

1

电子监管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成地、县两级共7个食品药品电子监管中心

1700.00

2

电子监管数据库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立食品药品企业电子监管数据库,及时掌握企业各种信息

250.00

2家生产企业、21家批发企业、413家零售企业、1898家使用单位

3

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所有涉药单位全部实行基本药物注册码批次流向电子监管

250.00

2家生产企业、21家批发企业、413家零售企业、1898家使用单位

4

网络监管办公体系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实现监管部门与监管相对人的互动式在线办公,及时发布监管通知、文件、不合格产品召回指令、处理指令等

250.00

5

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新建

2010-2015

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政务信息公开、公共信息查询、行政许可与审批等功能

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