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部门信息公开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工信委】海东市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来源:    时间:2016年06月14日    

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始终坚持以提升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工作情况

(一)强创新,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一是突出技术创新支撑。通过支持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建立多层次、建立产学研用体系,着力核心技术公关。加快康泰铸锻公司与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于2015年6月成功挤出一根长达12.8米,直径630毫米,壁厚110毫米的碳钢无缝钢管,其长度在立式挤压钢管系列中属世界第一,实现高端产品国产化。二是引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装备。通过核心技术引进和装备实现民和天利硅业公司炉用变压器的运行监测与综合保护控制、电极压放量精准控制、精确配料,使硅铁单位冶炼电耗下降310Kwh/t。三是打造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新建青海省低品位镍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铸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锌溴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院士工作站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质量建设。加快培育“青宝” “伊香”“伊嘉味”、国泰盐湖、和兴碳素、聚光太阳能、百能汇通等一批孵化型、成长型企业,在轻工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五是加快培育新业态,推进信息化和物流项目建设。含3200个标准服务器机柜的移动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电信信息中心正在建设;三田雍泓投资有限公司、青海闽龙国际物流建材汽配城项目一期项目、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综合配套工程、深农集团丝绸之路海东海吉星农产品交易中心、青藏铁路公司铁路物流、比亚迪20GW车用电池等项目陆续步入正轨。六是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创新创业核心区。海东科技园及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孵化、创业、产业化基地已全面投入使用,入驻企业100余家,孵化器入驻企业65家,“众创空间”入驻企业13家。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物联网云计算服务平台、中关村大学科技园青海基地将陆续建成。

(二)去产能,增强产业发展质量。一是开展重点行业专项对标行动。推进西部水电和万康铝业、庆丰铝业两户企业铝水直供,淘汰耀华特种玻璃集团110万重量箱格法玻璃生产线和泰宁水泥公司20万吨3条JT窑生产线。二是推进兼并重组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进铁合金行业整合,组建九通、博强、甲鼎3家铁合金集团公司,整合企业21家,形成产能95万吨。

(三)降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率先在全省完成天然气非居民用终端销售价格改革工作,工业用气平均销售价格由2.39元∕立方米调整为1.76元∕立方米,降低用气成本;积极协调省上落实电解铝、铁合金等行业互助资金2.78亿元,确保电解铝、铁合金企业稳定生产;在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对 “四能”光伏、3D打印环保材料、比亚迪投资20GW车用电池等优势产业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给;争取省上特色轻工业企业扩能扩产增效扶持资金1.5亿元,各类工业专项资金0.78亿元,并做好政银企对接,鼓励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模式为工业企业提供担保金融服务,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发放贷款82.86亿元;全面实施营改增,落实资源税从价计征政策;推进简政放权,六县(区)事业单位共撤销整合341个、新成立239个、规范设置241个、总体精简100个;市级行政审批事项通过五轮清理,取消下放128项,保留104项;鼓励企业引进先进制造管理系统,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效率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虽然,我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全创新资源不足,创新投入比重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地方财力匮乏,科研投入严重不足;“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二是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杠杆。引导工业企业加入科技研发投入,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营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为今后海东的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赢得主动。三是完善人才政策,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培养引进人才紧密结合,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支持企业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深化激励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安居乐业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