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动态
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 助力乡村振兴惠民生
来源:    时间:2021年10月26日    

 ----海东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现状分析

 

“十三五”期间,海东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中国(海东)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为契机,狠抓企业培育、品牌打造、行业扶贫、农产品上行、产销对接等重点工作,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一、海东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电子商务网点建设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海东市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站点建设、人员培训、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全市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6个,乡(镇)电商服务站93个,社区电商服务站8个,村级电商服务点794个,其中脱贫村电商服务点529个,电商服务覆盖全市634个脱贫村,全市重点电商企业累计达16

(二)扩大农产品上行销售。电商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为农产品上行打通了通道。海东市依托电子商务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双模式”大力宣传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把电商扶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加快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商场、超市、电商企业等农畜产品销售主体与贫困户产销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供销关系。截止8月底,全市网络购物交易额完成4.43亿元,网络零售额完成1.34亿元。

(三)助力电商企业发展壮大。随着平台经济的崛起,海东市越来越多的农牧特色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依托青稞酒、青绣、青海拉面、富硒农产品四大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加强特色品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SC、三品一标等认证,加快农副产品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以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青海阿牛哥、青海康硒、互助乐村淘、化隆拉面电商服务中心等16家重点电商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电商企业发展迅速,已在阿里、京东、832扶贫商城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推介销售海东特色农产品。

(四)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综合试验区首单1210业务开通,标志着全省第一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也标志着海东市在培育外贸新业态、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为海东农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架起了桥梁,海东市拨付专项资金400万元,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二、海东市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快递资源整合程度不高。截至目前,只有民和县完成县域快递资源整合,建成快递分拨中心,实现快递进村配送,其余县(区)尚未实现快递资源整合。如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还不成熟,农村快递网点运营成本高,盈利生存困难,影响农村快递配送。
    (二)农村站点服务能力不强。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物流配送效率低下,基础条件薄弱,个别贫困村达不到电商、快递站点设立标准。如乡村站点多以农村小卖店为基础进行服务功能叠加,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阻碍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动,制约农村电商和快递业发展。
    (三)专业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由于区域位置、创业环境等原因,专业人才较难引进,而且流动性较大,本地电商、快递专业人才较少,尤其缺乏与电商活动运营相关的营销、直播、物流、美工、客服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人员培训内容、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机构进行的系统培训,如网络直播、后台管理技术、网店装潢、宣传营销等方面技能培训,效果不明显。

对海东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出台符合实际需求的政策措施或实施意见,加大财政资金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电子商务服务基地、货源基地、展销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公路、宽带网络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仓储物流、配送网点等)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引导作用。

(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网络通信及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网络通信覆盖,鼓励快递物流企业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在农村设立综合物流服务站点,加大快递物流网络覆盖,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加快市村四级电子商务服务基地、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建设,提升电商整体服务能力。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网络、物流、金融支撑服务保障及服务体系各节点规范标准的制定。重点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的建设力度和赋能,着力打通农村“最初一公里“最后公里双向流通渠道

(三)整合各类电商资源,培育电商市场主体。加大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培育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电信、邮政等国企,以及阿里、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主力军的作用。支持智慧物流发展,有效整合物流快递资源,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农村配送效率。加强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电商企业孵化、培育及农户网店建设工作,鼓励实力较好的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业务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示范企业。

(四)深化消费扶持,促进农产品上行。引导电商企业同农村合作社、低收入对接,推动农产品上行销售培育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产销一体的营销网络,吸纳低收入进入扶生态产业链,帮助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全市特色农产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农特产品“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海东特色产品品牌影响力。

(五)强化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农村电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组织部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以青绣、青稞酒、青海拉面、富硒农产品为主要产业,推动产销对接及农村产品上行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