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动态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2013年04月17日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季度,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区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活跃,地区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

依据国家统计局下发2013年GDP核算新方案测算,经省统计局审核,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1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75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贡献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21.1亿元,同比增长28.6%,增幅同比提升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8%,贡献率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5%,贡献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开局平稳

虽然去冬以来我区持续干旱,降水量偏少,农作物播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因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养殖的稳定增长,农业经济仍呈现平稳向好态势。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0.17亿元、同比增长9.32%,畜牧业增加值4.47亿元,同比增长4.6%。

截止4月初,全区春播播种面积已达137.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6.04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2.3万亩。一季度全区蔬菜总产量达16353吨,比上年增加182吨,增长1.13%。

1-3月全区羊、猪出栏3.35万只、22.3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82%、5.62%,猪肉产量为16268吨,增加347吨,增长2.18%,羊肉产量为3501吨,减少135吨,下降3.71%,禽肉产量为1479吨,增加254吨,增长20.73%,,牛奶产量5016吨,增加313吨,增长6.66%,禽蛋产量1605吨,增加128吨,增长0.67%。羊、猪季末存栏分别达152.31万只、74.3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21%、0.86%。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区工业平稳增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3.8%,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产销顺畅,全区工业产销率达到97.12%,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7.55%,同比增长4.8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26亿元,同比增长44.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56亿元同比下降15.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9%;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同比增长14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长19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28.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下降33.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62亿元,同比增长85.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合金13万吨,同比增长49.14%;白酒7173吨,同比增长13.28%,平板玻璃100.9万重量箱,同比增长214.22%,发电量1.99亿千瓦,同比增长28.41%,水泥73.39万吨,同比增长35.84%,精制食用植物油0.97万吨,同比增长18.85%,原铝(电解铝)5.34万吨,同比增长228.57%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2013年一季度,海东共有续、新建设项目507项,其中续建401项,新建106项,开工建设217项,一季度全区完成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同比增长68.41%,增幅同比提升32.66个百分点。

按投资类型看:民间投资比较活跃。全区民间投资为11.74亿元,同比增长71.5%;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62.32%;外商投资1.8亿元,同比下降70.96%。

分产业看:全区第一产业投资为2.85亿元,同比增长143.6%;第二产业的投资为7.8亿元,同比增长33.25%;其中工业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39.3%;第三产业的投资为9.2亿元,同比增长93%。

从城乡投资看: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5亿元,同比增长44.1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153.83%。

各县投资情况看:平安县完成投资4.96亿元,同比增长3.6倍;民和县完成投资5.84亿元,同比增长33%;乐都县完成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45.58%;互助县完成投资3.06亿元,同比增长31.01%;化隆县完成投资2.42亿元,同比增长95.37%;循化县完成投资0.68亿元,同比增长41.55%。

(四)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亿元,同比增长13.57%。 按消费区域划分,全区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9亿元,同比增长14.3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8亿元,增长12.33%。按行业划分,全区实现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2亿元,增长13.1%;住宿、餐饮业实现0.5亿元,增长19.3%。

(五)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区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37.4%。从收入构成看:全区税收收入完成2.79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增值税完成2585万元,同比增长49.9%;营业税完成13306万元,增长20.3%;城市维护建设税1576万元,下降5.6%;契税2178万元,增长101.3%;个人所得税完成537万元,下降21.1%;企业所得税3737万元,增长3.9倍。全区非税收入完成4120万元,增长29.6%。

一季度,全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5亿元,同比增长16%。从支出投向看,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1亿元,增长32.9%;教育支出4.3亿元,增长1.7%;医疗卫生支出2.26亿元,增长10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5亿元,增长24.3%。

(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稳步增加

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稳步增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8.05亿元,比年初增加12.19亿元,增长4.1%,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66.13亿元,比年初增加7.84亿元,增长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8.65亿元,比年初增加11.15亿元,增长12.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9.98亿元,比年初增加4.24亿元,增长11.86%;中长期贷款余额83.41亿元,比年初增加11.21亿元,增长15.5%。

(七)交通运输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区客运周转量41072.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7.1%;货运周转量76399.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1.3%。全区通讯部门业务总量完成1.49亿元,增长22.4%。截止三月底,全区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30万户,同比增长35.8%;互联网用户4.25万户,同比增长48%;3月底用固定电话户数为12万户,同比增长14.17%;农村用户5.9万户,同比增长2.6%。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旱情严重。去冬今春以来,气温明显偏高,同时降水偏少,干燥异常,部分地区出现中度和轻度干旱,如果后期无降雨,旱情将会进一步加剧。海东地区1月份除平安县无降水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在0.0-1.1mm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各地区偏少5成-10成。2月17日虽经气象部门人工增雨,出现了一次明显降雪,对缓解前期旱情有所帮助,但由于干旱时间长,满足不了春播生产实际需求,加之今年开春较早,大风天气的不断增多,旱象加剧。据气象部门3月8日土壤墒情监测分析:全区平均干土层厚度在3~9厘米之间;从各地0~30厘米土壤重量含水率来看,乐都瞿坛镇、化隆谢家滩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分别为18.9%、15.5%,无旱情,其余地区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在8.0%~14.0%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互助西山乡、循化街子乡、乐都中岭乡及民和巴州镇出现了中旱,其余地区轻旱。民和县3月中旬平均气温为8.5℃,与历年同期相比高4.2℃,旬内无降水。浅山地区土壤重量含水率在7.3%-14.8%之间,干土层在6-200px之间,古鄯、巴州有轻度旱情,李二堡镇有中度旱情,土壤墒情较差,如果近期无降雨,旱情将会进一步加剧。

(二)工业增长基础欠稳固,企业实体有待进一步培植和壮大。尽管全区工业一季度保持了较高位增长,但规上工业发展规模与水平没有明显超越。另外,当前企业用电负荷启动难度较大,由于市场需求依然低迷,企业产品库存加大,资金占压严重,企业用电量基数太高,加之基本电费负担太大,企业生产情况不容乐观。现有生产的铁合金、碳化硅企业生产不稳定,故障维修不断,严重影响全区工业健康、稳定发展。传统产业及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高新产业发展步伐缓慢,产业转型及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此外,企业经济效益与其它州横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目前全区经济发展情况看,不断培植和壮大实体工业仍然是今后主导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重心。

(三)服务业发展趋缓。今年“三公”经费压缩,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空间少,政府公务消费支出缩减,餐饮业增速放缓;文化产业发展薄弱,新型服务业占比低,发展进程不快,诸多因素或将导致今年第三产业增速前景堪忧。

三、对策建议

面对今年一季度稳中趋紧的经济形势,建议:

一要加大对现有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的指导,确保骨干企业的生产增长,同时要加大新建工业项目的监督力度,力争使一部分项目提前建成投产,早日发挥效益,推动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二要大力搞好项目建设,对现有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对已批准或还在进行前期准备的项目,要抓紧做好相关工作,促进早日开工,加快工程建设,确保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三要通过市场准入、金融支持、税费优惠等政策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形式参与到旅游、现代物流、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等行业中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市场各方将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

四要狠抓城乡居民增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区域消费水平决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主要受本地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率,有关部门应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劳动工资政策,确保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应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继续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实体,搞好家庭经营,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开展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劳动力择业面,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水平。

五要多措并举保持物价稳定。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稳定物价的强力措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副食品供应,确保生产供给充足。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市场物价水平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支出,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