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动态
海东市2011-2013年农民收入分析
来源:    时间:2014年07月14日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海东市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在增加收入。解决好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认清全市农民收入来源和构成,理清增收的思路和渠道,对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海东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从2010年-2013年来农民收入数据为基础,对实现农民增收进行了分析。一、近年来全市农民收入的成效与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民增收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和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一)取得的成效“十二五”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 20102011增长(%)2012增长(%)2013增长(%)年均增长%3802460021535216.4618715.617.6

 

从上表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与2010年相比我市农民人均纯收从2010年的3802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6187元,净增2385元,年均增加额平均795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7.6%,高出“十二五”规划目标2.6个百分点,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1、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随着中央及市委、市政府支持“三农”力度的加大,不断扩大各种补贴的范围和额度,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稳步增加。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989元,比2010年增加388元,年均增长7.50 %。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469元,比2010年增加295元,年均增长7.76%;第三产业收入为447元,比2010年增加79元,年均增长6.70%。2、城乡建设显著加快,非农务工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单一依靠家庭经营收入,转变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共同拉动的格局,特别是非农收入快速增长,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渠道。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32.15%,工资性收入占49.75%,财产性收入占1.88%,转移性收入占16.23%。与2011年比,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降低了10.2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比重提高8.68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比重提高1.27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比重提高0.29个百分点。在2013年比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1587元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对纯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74.92%、2.46%、2.71%和19.91%,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3、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补贴性收入成倍增长。从2004年起党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文件”直指“三农”,从中央到地方均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扶贫款、救灾救济款、退耕还林还草补贴以及土地征用补偿等各种政策性补贴、补助的实施,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政策性补贴收入达557元,比2010年增长6.5%。4、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货币收入比重提高。随着以市场化为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货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5557元,同比增加809元,增长17.03%。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2013年达到89.82%,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购买力增强,推动了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经济循环中,进而促进了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二)存在的问题1、缩小与全省八大块之间差距的任务艰巨。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96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87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水平低2709元,比全省水平低9元。从总量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八大块分列第3位。从增速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八大块分列第4位。虽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排在中位,但由于我市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窄、渠道单一。同时,邻近的西宁和其他州市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总量到发展速度,与全国、西宁和其他考核州相比,差距明显,经济指标扩量、增速上还处于相对的劣势,缺乏与时俱进的发展竞争力,农民增收压力很大。2、 收入结构尚欠合理,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是推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长期起稳定性作用,财产性收入在推动农民增收上的力量还相当微小,转移性收入占比农民收入份额还有待提高。2013年全市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达到3078元、1989元、116元和1004元,分别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75%、32.15%、1.88%和16.23%。虽然我市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和总量不断增加,但是技能型农民占比不高、产业支撑单一等多重因素影响,保持工资性收入平稳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加之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全市农民转移性收入额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全市农民收入方式转变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3、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农民内部收入差异明显。2010年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为10.81%、13.38和9.8%。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也由2010年的13256元扩大到2013年的18788元。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拉大,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户收入差距明显,中等收入者阶层比重偏低,收入群体结构不够优化。通过对全市2010-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的比对,看到城乡收入之间的“开口”越来越大,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住房、社保等补贴政策因素,两者实际差距可能会更大。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加快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亟待探索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二、“十二五”以来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十二五”以来,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性质没有改变,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未来几年,全市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存。(一)实现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一是惠农政策的逐步完善,将为农民增收注入活力。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9年出台一号文件,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由农业补贴政策、农业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服务扶持政策、农业灾害救助政策等构成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同时,“十二五”以来,国家将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市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也将持续加大,都将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将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洋芋、油菜、蔬菜、生猪、牛羊草食家畜等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油菜和洋芋制种不论品种数量、还是产量品质,均居于全省前列。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战略的实施,全市“三农”这篇文章将会越做越大。工业化将大大促进农业产业化,一批特色乡镇的建设,将会加快产业培育步伐,带动农业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农业的发展仍是“十二五”农民增收的重要而稳定的来源。三是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海东市的农业示范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后,国家、省将相继制定与“三农”直接相关的目标、政策、措施,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将会得到推广和转化,有力促进全市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和辐射区将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一是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自然因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市场波动和灾害影响不可低估。全市农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受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影响,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趋于频繁,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低估;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十年九旱自然灾害的威胁,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农业风险难以控制,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许多变数。二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持续增收。现代农业比较明显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一方面,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积累不足,加上农资价格、用工成本上升,农民持续投入不够,缺乏增收后劲。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但由于财力有限,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发展需要,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速度缓慢,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产品生产后处理设施缺乏,农产品加工率低,市场营销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产业发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三是贫困面较大,扶贫任务依然艰巨。虽然通过采取脱贫攻坚等有效措施,全市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成效显著。但是,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现象仍较突出,扶贫任务依然艰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贫困人口主要聚集在高寒脑山地区和低位干旱浅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开发的难度大、成本高,贫困问题突出,由于受自然条件、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全市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依然滞后,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又十分有限,严重制约着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