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指标名称

用电量(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

比重(%)

全社会用电总计

136.27

21.93

100.0

  第一产业

0.32

4.47

0.23

  第二产业

130.01

22.37

95.41

    工业

128.93

22.53

94.61

    建筑业

1.08

6.16

0.79

  第三产业

2.39

18.17

1.75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3.55

11.30

2.61

    城镇居民

1.78

7.77

1.31

    乡村居民

1.77

15.10

1.30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动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全市

全省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88.93

101.99

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

千克标准煤/吨

85.07

98.14

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

千瓦时/吨

64.82

69.16

吨水泥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61.24

73.98

吨水泥综合电耗

千瓦时/吨

66.51

76.57

吨水泥标准煤耗

千克标准煤/吨

53.51

65.43

硅铁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标准吨

1725.93

1714.22

硅铁单位电耗

千瓦时/标准吨

7879.12

7956.31

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003.08

1003.08

单位电石生产电力消耗

千瓦时/吨

3135.03

3135.03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13.83

13.83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

千瓦时/重量箱

3.53

3.53

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690.14

1685.29

单位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千瓦时/吨

13740.79

13719.69

行业

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

比重(%)

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上升

(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合计

316.27

11.48

100.0

11.48

 四大高耗能行业

303.99

12.08

96.1

11.5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9.18

15.56

9.2

1.3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8.21

2.48

24.7

0.6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5.28

11.42

42.8

4.8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1.33

27.07

19.4

4.61

2014年海东市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2015年03月17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宏观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海东市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作为,逆中求进,全市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节能降耗和统计监测工作成效显著,较好地完成了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一、全市能源消费特点

(一)单位GDP能耗下降

2014年,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794.52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11.6%,单位GDP能耗2.408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3.04%,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0.04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节能成效明显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16.27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同比增长11.4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9728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5.61%,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0.41个百分点。

    (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较快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四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03.99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6.1%,同比增长12.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上升11.55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且均呈上升态势。

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四)三成产品单耗下降,八成产品单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4年,全市纳入监测范围的14项主要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4项单耗指标较上年同期下降,占28.6%,分别为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吨水泥综合电耗、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和单位电石生产电力消耗,分别同比下降2.5%、2.55%、1.86%和0.03%。与全省工业产品单耗平均水平相比,有11种产品单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

(五)工业用电增长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4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3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3%,增幅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128.93亿千瓦时,增长22.53%,增幅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1.2个百分点。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二、当前能耗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能耗占比远高于增加值占比。2014年,全市17个工业行业类别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四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而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96%,能耗占比高于增加值占比53个百分点,可见其对能耗增长的拉动远大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因此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必然带动能源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单位产品能耗进一步下降压力较大。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多数产品单耗指标已达到或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下降空间正逐步缩小。单位产品能耗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在目前外部环境疲软的条件下,效益下滑必然影响企业对技术升级的投入,不利于单耗指标的进一步优化。

三、下阶段节能降耗工作建议

(一)密切加强能源消费情况的监测和指导,加强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的能耗变动形势,根据能耗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判断预测,防止能耗过快增长、不均衡增长,及时消除不合理的影响因素

(二)推进工业用能结构优化进程,提高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比重,努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加大对清洁能源、新能源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控制、价格引导等方式,推动全市工业用能朝着清洁、高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