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海东市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落实情况
来源:    时间:2016年10月14日    

今年以来,海东市以创建民族团结活动为契机,列出了涉及农业、教育、文化、扶贫、金融、社保等方面的10件要办的实事,采取多种措施逐步解决。

一、年内实现179个贫困村摘帽,4.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2016年全市计划投资26917万元、群众自筹12201万元,实施涉及45个乡镇91个村1568户56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通过集中安置实施整村整社搬迁35村4057户1605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7户4494人),目前各类项目已全部开工实施,完成总工程量的40%以上;通过自主分散安置的有549户19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1户1149人)。扶持发展扶贫产业方面,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年内计划投资2.13亿元(人均5400元),对今年预脱贫的160个贫困村及非贫困村中39224名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因人因户因地分类施策和探索资产收益方式,着力扶持发展特色种养、农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商贸服务、特色文化等产业。目前,6县区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评审、批复及资金拨付等工作,各类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实施。3个扶贫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通过折股量化和实用技能培训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36人。旅游扶贫项目为13个村下达资金3900万元(每村300万元),采取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旅游企业带动模式,按照“旅游产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发展形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目前互助县西山乡牙合、乐都区瞿昙镇朵巴营、平安区三合镇骆驼堡等5个的村项目,通过整合发改、旅游等行业配套资金全面开工实施,其余村正在开展修编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建设用地等前期工作。互助资金项目和金融扶贫工程方面,为全市634个贫困村一次性下达每村50万元的贫困村互助资金共3.17亿元。目前各县(区)已评审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并将资金拨付到乡镇。同时,各县区通过向主办银行注入金融风险防控资金,协调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用户评级为基础,为贫困户落实5元万以下、3年以内的免抵押免担保贴息贷款4319万元,为能人大户发放贷款12200万元,为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214万元,为贫困大学生发放贷款3074万元,为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0020万元。

二、加快拉面经济转型升级和扩面增量步伐,重点打造100家品牌连锁店,新增拉面馆1000家,继续加大对拉面经济的信贷支持,用信额度达到4亿元

截至9月底,拉面馆户数净增933家,完成任务1000家的94%,总店数达到25156家,完成任务25221家的94.6 %,从业人员净增4144人,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6.41万人,工资性收入26.81亿元,经营性收入91.29亿元,利润24.84亿元。新增拉面馆经营性收入达到19.45亿元,利润0.82亿元,新增就业人员收入0.63亿元。拉面经济及相关产业经营收入达到58.87亿,实现纯收入8.61亿元。精准扶贫户1076家,品牌示范店44家。同时,根据《青海省创业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青人社厅〔2015〕1621号),建立了市级创业担保贷款融资平台,截止7月底,已为223家新开办的拉面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11万元,带动就业1115人。

三、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落实低保提标政策,将城市、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4800元和2970元。在对困难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的基础上,对重度残疾人再给予每人每月100元护理补贴

一是提高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人均3296元/年提高到4656元/年,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实现“两线合一”,由人均2345元/年提高到2970元/年;二是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为三四级残疾人增发补贴年人均600元,为重度残疾人年人均发放护理补贴1200元。

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1万套,农村“两房”2.6万户

一是2008年—2015年,我市共实施公租房建设项目49597套,实际开工建设49847套。目前,在建3443套,已竣工验收备案42153套,累计分配入住40924套。二是为确保2016年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下发了《关于印发海东市2016年农牧民危旧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任务分解工作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通过县(区)政府审批,现已报省城乡住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农牧民危旧房改造25462户(含寺院宗教教职人员危房改造户数),开工率达97.9%,竣工户数21664户,竣工率83.3%。未开工户于近期全面开工。

五、推广“平安经验”,在200个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各县(区)编制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和交通沿线及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乐都、民和、互助、化隆、循化五县(区),共116个村,项目总投资达3751万元,各县(区)项目实施方案已审查通过,项目设备已采购、配发,目前正处于项目实施阶段;交通沿线及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六县(区),主要是对兰新高铁、兰青铁路、109国道、鲁大复线等交通沿线及各县(区)城区和县城周边80多个村庄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该项目第一批奖补资金1122万元已下达,正处于项目实施阶段。

六、在400个行政村建设“文化进村入户”、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截至9月底,400个行政村文化惠民工程已完成350个行政村,预计11月底可全部完成。

七、对全市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

截至目前,学前教育免除学前三年幼儿保育教育费,按年均1200元补助学校公用经费。尚未纳入免费教育补助范围的地区,继续执行学前一年资助政策。该项目覆盖全市46097名幼儿,实际补助人数为25491,补助金额为3035.6万元。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补助学校生均公用经费40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教科书经费400元;补助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2000元。尚未纳入免费教育补助范围的地区,继续执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该项目覆盖全市32779名学生,实际补助2622名(按照贫困家庭8%测算),补助金额为209.9万元;高中国家助学金项目实际补助人数为9834名,补助金额为205.7万元。中职教育免除学杂费,补助公办中职学生生均公用经费3200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教科书经费100元;对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没人补助国家助学金2000元。改项目覆盖学生4150名,补助金额为914.2万元;国家助学金项目覆盖学生为3027名,补助金额为605.4万元。

八、提高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水平,实施好福利中心、养老示范基地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将高龄老人生活月人均补贴标准提高20元,新增机构养老床位700张

一是全面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家养老机构以公建民营方式开展养老服务,为572名困难老人和53名社会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已支付购买服务资金159.4万元,同时,将高龄补贴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20元,达到90-160元。二是新增机构养老床位700张工作由于机构地点等尚未确定,尚未落实。

九、新开通公交线路6条,改造农村客运线路8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和定制客运车100辆,方便群众出行

一是市公交集团公司已开通6条公交线路(平安高铁新城3条,乐都区朝阳山片区3条),50台纯电动公交车已上线运营;二是市公交集团公司会同公安、交通、安监部门,对乐都区今年计划改造的8条农村客运线路进行安全评估,各线路均达到改造为公交线路的条件,年内完成改造。三是因比亚迪电动公交车生产周期较长,至少需要三个月,且价格过高(除国家补助后125万元/台),企业购车成本较高。市公交集团公司计划选用车价较低(除国家补助后26万元/台)、车辆生产周期较短(40天),而且可以融资解决的厂家购置,以便减轻企业经济负担。近期,市公交集团公司计划购置60台电动公交车,补充今年乐都区下线车辆的运力缺口,解决乐都区各乡镇村民的出行问题。

十、加快农村公路提标升级改造,打通断头路,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

市交通运输部门结合实际,抓住六盘山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机遇,推进“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农村公路网结构,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编制完成了《海东市交通精准扶贫专项方案》。今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800公里。截至9月底,全市已下达项目计划542项、总投资11.36亿元(其中省补助资金7.92亿元、县区自筹3.45亿元),已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