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永兰)安全“体检”全面展开、严厉打击农用车载人、重点整治施工企业违法分包、加强冬季旅游项目安全检查……岁末年初,海东市明确今冬明春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筑牢全市安全生产防线,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
据了解,今冬明春我市各县区、各部门按照阶段要求,严厉打击非煤矿山无证开采、盗采、不按设计规范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扎实开展油库、加油站等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各环节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整治提升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管理水平。突出抓好烟花爆竹储存、销售、燃放等环节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加强客车、公交车、校车、危化品车、重型载货汽车等重点车辆监管,严厉打击农用车载人、“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强化对国道、省道、水上交通和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崖弯道陡坡等危险路段的综合治理,做好恶劣天气情况下交通安全引导,加强老旧大型桥梁隐患排查,增加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安全通行能力。
在建筑施工领域,重点整治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冬春季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特别是防滑、防冻、防火、防中毒窒息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着力消除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城镇燃气领域,加大城镇燃气供气场站、液化石油气充装、城区燃气管网、加气站安全运行监督检查和打非治违力度,督促企业对管线途经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严格落实管道法定检验,加强油气输送管道本体、附属设施和周边环境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辨识,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风险评价,确保油气输送管道安全运行。
我市将重点治理冬季旅游景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重要设备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冬季旅游项目安全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特种设备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重点整治特种设备使用、维护单位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情况,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突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学校、幼儿园和医院、车站、商场、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输送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承压类特种设备组织开展集中整治。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要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紧盯死守,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加大警示教育,全面落实防范和处置森林草原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现火情要按照“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及时处置、科学扑救,确保林草资源安全。
此外,教育、农业、商务、工信、电力等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校园安全、渔业船舶、成品油、工矿商贸、电力安全等行业安全防范,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全力确保今冬明春安全形势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