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海东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    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海东日报记者 巴迎桂 报道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漫步海东大地,处处可见这样团结和谐的美丽画卷:一条条笔直的乡村道路连接大山内外,一排排新居让万千村民安居乐业,一所所校园回响着各族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水乳交融。

十年来,海东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团结一心、不懈奋斗,探索出一条具有“海东经验”的创建之路,成功创建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6个省级先进县区,162个市级示范点,并于201912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称号。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已成为海东各族群众的主旋律,一曲曲团结和谐的动人乐章正在河湟大地奏响。

在新的起点上,脚步不曾停歇。海东市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市创建成果,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高地的共同体理念在海东市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民族团结的基石越来越坚固,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和谐家园共筑梦

初秋时节,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道路两旁逐渐泛黄的树叶随风飘扬,百年古寺古朴典雅,产业基地一片生机。村口的养殖小区里,两排牛舍整齐排列,牛场里的牛羊膘肥体壮,村民们正在打草、喂牛,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年,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后,政府加大了资金和项目的扶持,我们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民也能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出门不走泥巴路,健身休闲有广场,小桥流水像景区。”洪水泉乡洪水泉村村民马有福说。

为了将民族团结融入村各项工作之中,平安区以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民族团结为重点,依托洪水泉清真寺,投入近700万元在洪水泉村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成为全区、全市乃至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新阵地和新窗口。

“爱国家、有信念、明事理、守法律、严治家、敬长辈、讲勤俭、不浪费。”在洪水泉乡,每家每户墙上都标着自家的家风家规家训。洪水泉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到每个家庭文明建设中,经常性开展“民族团结宣讲进院落”“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村民在文化滋养中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如今的洪水泉乡,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风气越来越盛。

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化隆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来自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11个民族的老人们和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这里也常常上演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

65岁的汉族老人张翠仙和回族老人马启梅是室友,今年是两位老人共同生活的第三年。多年来,她们从来没有起过矛盾。张翠仙老人的双腿患有残疾,不方便出门,马启梅就时常陪伴在她身边,和她聊天,互相搀扶,就像老人们自己说的那样: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是这辈子最亲的亲人。

化隆路社区居民范丽香说:“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社区的各民族团结得像亲人一样。”

化隆路社区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各个民族的群众聚集在一起,虽然在风俗习惯、饮食等方面有所不同,但这个多民族家庭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真实诠释了歌中所唱的“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去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中专门提到: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一主线,着力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社会治理,形成“团结促稳定,稳定促治理,治理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打造12个社区“石榴籽家园”,形成了齐心助力社区党群服务的社区“石榴籽”效应。

近年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喜饶加措大师纪念馆和十世班禅故居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平安区洪水泉清真寺等5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教育基地,命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个。青海农村干部学院、河湟文化博物馆、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建设,率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引领示范,开创了海东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走出了具有海东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贡献了“海东经验”,树立了“海东样板”。

▶民生工程促发展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白草台村,一排排庭院整齐有序,村里巷道宽阔平坦,村口墙上张贴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标语格外醒目,广场上传来孩子们阵阵的欢笑声。

这里便是易地扶贫搬迁新村——白草台村,全村60228人聚居于此,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把拉链对准这个布角,平整压线,这样做出来的衣服才好看。”村青绣产业园车间主任邵师傅正在指导村上妇女缝制校服。连日来,在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白草台村制衣车间,各类机械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工人师傅们正在专心致志地赶制订单衣服。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土地贫瘠是白草台村昔日的代名词。为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13年,达拉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白草台村整村搬迁至共和乡许家寨北坡集中安置。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2021年以来,达拉乡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成乐都·南凉青绣产业园。

村里有了产业园,对于既要照顾父母又要操心两个女儿上学的王青品来说是件特别幸福的事。“以前我专门在家照顾父母和两个女儿,家里仅靠我丈夫一年务工的费用支撑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操心家里家外各种事。”王青品高兴地说。

据白草台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山介绍,目前,乐都·南凉青绣产业园工装加工车间已投入运营,该车间主要生产各类校服、工作服,工人工资按件计酬,每件11元,每人平均一天能完成1520件。今年底,刺绣、西装2个加工车间相继投入运营,用于生产刺绣工艺品、各类工作服、西装、劳保用品等,预计带动300多人就业。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海东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坚持以各民族发展为中心的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绘就民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各民族经济不断发展。

各族居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温情故事,每天在海东这座城市演绎。海东市着眼民生福祉、致力民生改善,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补齐民生短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直以来,海东市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经济发展全过程,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纳入全市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谋划,共同推进,不断完善和落实差别化政策,加大对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地区的扶持力度,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发展,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夯实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

▶富民产业绘就新画卷

黄河北岸,青沙山南麓,有一片广袤的山川河谷,这里就是被誉为“拉面之乡”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走进这片土地,处处都能感受到宁静中散发着团结进步、和谐稳定的浓烈氛围。

4000年前,世界上第一碗面在青海海东出世。4000年后的今天,以化隆县为主的“拉面大军”以数以万计的拉面馆为载体,将拉面“拉”向全国乃至世界,创造了“拉面经济”这一名词。也正是这一碗面,不仅让全国各族人民对海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还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艳丽,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化隆县甘都镇东一村村民马俊福和朱和青分别是回族和汉族,两人自小就是玩伴,长大后为了各自的理想奔波。近年来,化隆县拉面产业越做越大,许多人外出开起了拉面馆,马俊福就是其中之一。

马俊福在深圳开拉面馆时,顾不上家里的农活,朱和青就带着家人忙前忙后帮他操心庄稼地,解决了老朋友的后顾之忧。心存感激的马俊福邀请朱和青到深圳打拼,在资金和技术的双重保障下,朱和青的面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了。

一碗拉面,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更“拉”出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海东市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扶持人口较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共70759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扶持人口较少数民族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等方面。

为巩固提升示范市创建成果,制定了《海东市“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创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拉面经济”作为海东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典型做法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首条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海东市也被评为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目前,海东全市群众在外开办经营的拉面馆已达到3万余家,从业人员达18.05万人,覆盖全国280个大中型城市,拉面产业经营性收入超百亿元。

为了让在外的拉面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海东市每年都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宣讲团深入各大中城市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法律法规进拉面馆宣讲活动,为拉面从业者融入当地社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和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法律保障,听讲的拉面人近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拉面,已成为海东人增收致富的大产业。通过这个产业,循化、化隆两县的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他们把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带回了家乡,与家乡人民齐心协力,创造出了幸福富裕的新生活。

近年来,海东市委开创性提出了“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构筑民族团结进步的党建、思想、产业、民生、生态、法治、文化七个高地,推动全市创建工作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树立“海东典型”、彰显“海东特色”、贡献“海东力量”。与此同时,与37个省市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跨区域服务管理协议》,在海东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树立了“海东样板”。

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伟大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海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