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百龙千狮闹新春 锣鼓喧天年味浓
来源:    时间:2023年02月03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晓娟 周晓华 徐四伟 巴迎桂 郝志臻 卫正芳 报道

22日,农历正月十二,海东市在乐都区朝阳山片区古城中街举行“百龙千狮闹新春”河湟传统社火集中展演活动,来自全市六县区的社火表演者们身着盛装,精神抖擞,踩着鼓点,以传统社火表演为主,突出河湟地区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图腾文化和地域文化,组织了100条舞龙、1000只舞狮、100人威风锣鼓队、100人太平鼓队、100人花鼓队、6支传统社火队和灯官赐福、种皇田、太傅、藏族螭鼓舞、秧歌、土族安召舞等节目及藏族服饰、回族服饰、土族服饰、撒拉族服饰方队进行集中展演,为各族群众奉上一道喜庆、热闹、丰盛的“文化大餐”。

随着生活生产恢复正常,春节期间海东每日都在上演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全市的年味再次升级,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盛世新春场景。

威风锣鼓敲响新愿景

鼓声阵阵敲出百姓飒爽英姿,号镲铿锵奏起平安绚烂神韵。

伴随着响亮的锣鼓声,一场关于祝福、关于春节、关于期许、关于传承的社火表演在河湟古都隆重上演。

社火表演中最不可少的就是锣鼓队。不管多与少,每只社火队都必须有自己的锣鼓队,锣鼓震天一响,四面八方的群众都知道:社火开演了。在“百龙千狮闹新春”社火展演活动中,为大家送上暖场表演的是来自平安区古城回族乡古城村锣鼓队。

“我们今天早上四点半就开始化妆了,六点半从平安出发赶往乐都。”古城村村民秦玉顺是锣鼓队的领队,他表示,为了这次活动,村里准备了60个鼓、40个镲和40个锣,参加此次表演的都是古城村的村民。

和众多的河湟农村一样,古城村的社火表演由来已久。每年腊月中旬,古城村的锣鼓队就开始进入了热火朝天的排练期。“今天为了这个活动我们专门组织了100多名村民参加。”秦玉顺说,此次参加活动的锣鼓队队员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65岁,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里或平安区的一些活动,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

“咚咚咚,咚咚咚”锣鼓声一响,台上台下的目光都齐聚到威风锣鼓上,在鼓槌的击打中,和着与时代脉搏合拍的节奏,悠长而豁达,明快而欢畅,不停地播种着勤劳致富的梦想,吟唱着翻天覆地的激昂。

锣鼓一响,热闹开年。在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人们放下了过去一年的辛酸与挫败,开启了新一年的拼搏与奋斗。

除了锣鼓队外,此次活动中,平安区还带来了一支小小的舞狮队伍,吸引了现场不少观众的眼球。“我今年9岁,扮演小狮子我觉得很高兴。”平安区三合镇的小学生王婧是舞狮队中的一员,虽然入场前等待的时间较长,但王婧和她的小伙伴们乐在其中。

在王婧眼里,看舞龙舞狮已经成为过年的“仪式感”,不管天寒地冻还是暖阳高照,每年过年,父母都要带着她去村里、城里的街道上看社火。“过年就是很高兴,以前我都是看别人跳,今年我自己也能跳了。”王婧说,马上就要开学了,扮演小狮子的经历将会成为开学后她和同学们的首选话题。

为了将舞狮队打造得更有看点,三合村召集了80915岁的中小学生组建了这只“萌萌的”舞狮队。80只小狮子一上场,摇头晃脑、蹦蹦跳跳,憨态可掬的样子引得观众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拍照,再配上喧天的锣鼓声,将社火现场“搅”得十分热闹。

民俗社火“耍”出精气神

高高的亭台、别致的妆容、色彩艳丽的服饰……伴随着阵阵锣鼓声,乐都区高庙镇西村社火队精彩亮相。

60岁的沈兰英是高庙镇西村村民,当天一大早,她便带着精致的妆容来到社火队准备参加全市的社火展演。“玉兔迎新春,欢乐过大年。今年可谓是热闹非凡的一年啊,几年没耍的社火也耍起来了,还组织了全市的社火集中展演,让群众感受一下年的味道,我们真是打心底里高兴。”沈兰英说道。

社火,是春节期间最受青海老百姓欢迎的民俗活动。在乐都区,从腊月开始,每户都要抽出一两个人参与社火排练,过了初五,各村的社火便陆续开始表演,有唱秦腔大戏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随着欢快的音乐,明快的锣鼓点,高庙郎老鸦社火队俏皮活泼的丑角“瓜娃子”迎面走来。身穿着黑色的皮袄,挂着铃铛,手拿短木棒,是社火队里亮丽的风景,喜角“腰婆”身着花袍,身胖腹大,涂脂抹粉,是社火队中最活跃的角色,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惹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

记者了解到,在一百多年前,当乐都高庙亭子首次出现在社火中时,四乡八堡的群众前来观看,连连喝彩,频频叫绝。从此高庙亭子便出名了。

亭子也称高台,铁芯子、芯子,是一种集戏曲、故事、装饰、绘画、剪纸、锻造、数学、力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空造型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庙亭子艺人应用新材料、新道具、新服装,使亭子人物造型更高雅,更玄妙,更奇巧,更惊险。

“亭子是社火中的重头戏,也是乐都社火中最优秀、最有艺术价值的节目,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开放得更加艳丽。”乐都区市民袁大爷说道。

演出现场,高庙镇老鸦村社火表演队的矮跷表演吸引了市民的眼球。这支队伍中所扮演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也有戴纱帽的县官,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矮跷是一种载歌载舞的传统民俗舞蹈,跷高3尺左右,由于矮跷踩着轻便、灵巧,因此表演者侧重于跳跃、舞蹈或表演一些技巧性动作。

舞起矮跷,众人齐跃,象征着高庙群众在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沐浴下勤劳致富,过着文明、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我是第一次看到矮跷表演,表演得太好了,让人觉得特别喜庆,过年就应该是这种气氛。”正在观看社火的外地游客杨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火红秧歌扭出新气象

没有秧歌不叫年。在海东市“百龙千狮闹新春”河湟传统社火集中展演活动中,来自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秧歌队踏着欢快的锣鼓声欢腾舞动,展现着化隆群众安康祥和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新年新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在舞台中央,秧歌队的演员们穿红着绿,手舞彩扇,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他们踏着鼓点,或走或跳,摆出多种造型,十分热闹。伴随着青海社火花儿“十二月花果”欢快的鼓点,一把把鲜艳的彩扇汇集到一起组成了盛开的鲜花,演员们舞动红绸,端起花篮,用片片扇花舞出了化隆儿女的激情奔放,现场到处洋溢着化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闹一闹,春来到。”秧歌所到之处热闹非凡,现场气氛高潮迭起,观众则过足了眼瘾。观看演出的市民祁先生表示,“今天展演的节目都非常精彩,我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这么浓厚的年味了。”

“特别开心,今天有这么多人来看我们的表演,我一定要把节目演好。”辛海鹏今年13岁,是秧歌队里年龄最小的演员,别看他年纪小,平时排练从不缺席,扭起秧歌也是有板有眼。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辛海鹏和哥哥从小就喜欢这样的演出。今天,他们一家人都参加了展演,对于辛海鹏来说,这将是一个难忘的春节。

据化隆县文体旅游局非遗办主任闪卫平介绍,参加展演的秧歌队由165名队员组成,他们都是来自扎巴镇的村民,大家一起排练了6天时间。期间,为了演好节目,队员们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与排练,大家扭起秧歌,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将春节的气氛渲染得格外红火,今天也为全市人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土乡安召舞出新生活

祈福的歌唱起来,七彩长袖舞起来。展演现场,来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街道办事处、威远镇、塘川镇等各个街道乡镇的12支社火队的千名社火“身子”中,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安召舞队带来的《土族安召舞》在社火队中走出“深闺”,用饱满的热情和优美的舞姿,为在场及在线观看的群众呈上了一道“原汁原味”的民俗“非遗文化盛宴”。

“安召”意为“圆圈舞”,是土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起舞时,为首二人载歌载舞,领唱歌词,随后众人合舞。弯腰,两臂左右摆动数次,然后跳高一步向右转一圈。在转圈时两臂上举,通过双翼般的手臂,表现飞翔的意境,使舞蹈柔美、轻盈。尤其身着七彩花袖衫的土族阿姑,将双臂舞动起来,好似无数的彩虹在空中舞动。

20105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互助县申报的“安召”入选,列入传统舞蹈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表演中,沉淀着千百年来当地土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

精彩的表演让现场群众的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市民董青霞激动地说,“一个个节目让我感受到文化的厚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好好传承下去。”

“有社火才更有年味,社火是属于我们海东人的河湟文化,小曲唱出了人民生活的喜悦,太平鼓打出了太平盛世。”市民赵启东兴奋地说,要拍下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参加展演的班彦村村民李卓玛告诉记者,她们村有30多人参加了表演。以前她们只在纳顿节时跳安召舞,这两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年的气氛更热烈了,图喜庆冬天也跳起了安召舞。

“坚持社火表演,跳安召舞,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更能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今后我们将组织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让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更好地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李卓玛说。

“太傅”“花鼓”赞欢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锣鼓声声响连天,来自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的节目《太傅》逐渐走进观众的视线。古朴的装束、典雅的脸谱、雄宏的舞姿,16名“太傅”表演者头戴三扇火焰帽,身穿马龙大红袍,手持八卦灯,配合默契,舞技精湛,表演动作优美大气,引人入胜。

“太傅”表演是民和前河社火中一个独特的节目,融音乐、舞蹈、歌唱、戏曲、武术表演于一体,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风貌等息息相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是汉族民俗文艺中的一朵“奇葩”。

来自前河乡田家村的“太傅”表演者李全良从18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太傅”表演,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年春节期间他都会和乡亲们一起走街串巷为群众表演,将传统的年味带给大家。

“时隔三年,再次跳起‘太傅’我才感觉到年的味道又回来了。”据李全良介绍,田家村的“太傅”表演历史悠久,可追溯到500年前。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少人加入了表演行列,服饰也愈加精美了。

记者了解到,在众多“太傅”中红色脸谱“太傅”代表忠义,黑色脸谱代表性格刚直,青色脸谱代表勇敢果断,观众正是靠这种程式化的脸谱来辨认表演角色的,而这里的太傅主要表现忠勇正直,一心保朝的英雄人物,同时“太傅”表演也意在祈祷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富裕、四季安康。

鼓声铿锵,敲出了盛世欢歌;舞步优美,跳出了繁荣富强。

除了传统的“太傅”表演外,民和花鼓也在当日引发了热潮。民和花鼓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从中原引进河湟地区,成为河湟文化的一部分,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气势恢宏,历经先辈们的代代传承,逐渐演变成高原人粗犷豪放、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的民间鼓舞。花鼓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在同一节奏里姿态变化万千,显得热烈奔放、刚健有力、活泼欢乐。

虽然冬日的天气有点寒冷,但依旧拦不住市民们的观看热情。乐都区居民余春梅和家人早上九点多钟就早早等候在了街道旁。“今天的节目都十分精彩,尤其是来自其他县区的特色节目更是让我们大饱眼福。看了今天的表演,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春佳节、普天同庆的热闹景象。”

云端相聚共享青海年

醒狮狂欢、舞龙腾飞、锣鼓喧天、秧歌舞动……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寻找、感受记忆里的浓浓年味,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洋溢在张张笑脸中,在精彩的节目中,也在现场主播“云端”的视频中。

“各位主播,趁现在活动还没开始,请大家再抓紧检查一下设备、网络是否无误,确保咱们此次联合直播活动顺利开展。”在社火展演活动开始的前20分钟里,网络直播现场负责人杨全旭再一次提醒各位主播做好直播前的网络、硬件设施等准备工作。

据了解,为进一步让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习惯,让广大人民群众“云端”感受欢乐、喜庆、祥和的“青海年·醉海东”活动氛围,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组织邀请10位海东籍短视频平台主播在当天活动现场同步开展网络直播,通过互动回答观众问题等方式,与各地人民相聚“云端”共享河湟年味,展现河湟传统文化的魅力。

“感谢政府部门给我们这样一个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平台,虽然技术手段在变化更新,但老百姓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向往一直都没有变,很开心能通过互联网沟通与传播,让各地观众了解我们海东的社火。”杨全旭告诉记者,此次参与直播活动的10位海东籍主播都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累计粉丝量大约800万人,覆盖全国各地的用户。

“二十多年没看到老家的社火了,很是感动”“雄狮劲舞、锣鼓喧天、歌颂盛世、继往开来,好一派热闹”“这才是需要我们年轻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建议制作成短视频,让全国人民看看河湟传统社火”“希望一代代人传承下去”……在各主播直播平台评论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热情互动着,抒发着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一条条留言里,既有专家学者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和探讨,也有普通群众对社火队的赞美和夸奖;网络的另一端既有远离家乡的海东游子,也有众多外地观众,不断刷新的观看量反映出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支持,更有许多观众留言询问海东社火场次和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当地还有什么好玩好看的项目,表示要去现场观看和旅游,充分展现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无限潜力。

“根据我这两年的直播经验来看,现在的年轻一代并非对传统民俗文化没有兴趣,只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桥梁。”来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短视频主播“青海扎西”说,此次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来宣传河湟传统社火,通过视频展示、解说、互动,能够将固有认知中“高冷”的传统民俗文化,转变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将文化资源活化,让更多青少年身临其境,能更好地体验河湟社火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