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海东生态环保打了三场漂亮仗
来源:    时间:2023年03月03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永兰 报道

PM2.5浓度下降幅度居全省八个州市第一;

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

平安区成功创建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最优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获省政府督察激励;

《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青海省海东市》入选全国400余个地级市首发宣传片;

……

地处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的海东市,是青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海东市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疫情防控和污染治理,强化督察整改和监管执法,深入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了三场漂亮的保卫战,全面助力“五个新海东”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出海东声威

“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海东是个好地方!”初春的清晨,海东市乐都区居民李善存和往日一样来到彩陶公园晨练,面对冰雪消融的湟水河,他发出如此感慨。

蓝天碧水,是海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好成果展现。

时光回溯到2021年,虽然彼时疫情来势汹汹,但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仍在海东大地悄然展开。

“我们这几年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主要打了三个保卫战。”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常鹏说,近年来,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中,海东市严格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等措施,狠抓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开展主城区施工工地巡查检查和重点项目驻场监管帮扶,建设重点工地在线监控和智慧门禁系统,逐步实现智能监管;加大散煤燃烧管控,持续拆除高污染禁燃区内燃煤设施,有序推进燃煤锅炉清洁化改造;加强黑烟车污染治理,加快淘汰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实施铁合金、碳化硅企业“洗脸穿衣”、浇铸烟气收集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秸秆、垃圾焚烧和烟花爆竹禁燃巡查监管,防范大气面源污染,实现“蓝天常驻”。

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中,海东市扎实开展湟水河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和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组织开展湟水流域枯水期水污染防治、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回头看”、建设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等专项执法检查,加密枯水期监测频次,实行水环境质量日调度、周监测、月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执法,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全市29个“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谋划实施水生态治理项目4个,全力以赴保持“碧水长流”。

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中,海东市不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和建设用地安全管控,加强土壤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治,强化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用一个个硬核举措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发展“加速”。污染防治攻坚战显然打出了海东声威。去年,在全省2021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中,海东市被评为优秀,PM2.5浓度下降幅度居全省八个州市第一。

全市无黑臭水体,无重污染土壤。实施污染减排工程21项,超额完成年度减排计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区成功创建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继2020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后,成为全省第三个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又是“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地区;精心制作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宣传片《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青海省海东市》得到生态环境部宣教司的高度认可,并被选为全国400余个地级市中首发的宣传片。

创卫战打出海东浓浓民生情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以来,海东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

“现在灰尘越来越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了,咱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了。”在乐都区朝阳山公园,随着春天的临近,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又有了新的生机,吸引着群众前来游玩。

据介绍,在深入推进创卫工作中,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与行业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从环境空气及声环境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医疗废物处置管理、环境执法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推动创卫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尤其在狠抓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全市29个“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技术划分和规范化建设,完成所有水源地保护区网围栏建设、界桩设立、所有牲畜圈舍防渗改造工程。

同时,持续加大水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湟水流域枯水期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专项执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涉水专项监管检查。针对枯水期和异常数据加密监测频次,实行水环境质量月通报制度,传导达标压力。以项目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争取1.5亿元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实施3个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

可喜的是,2022年,黄河出境大河家断面、大通河出境峡塘断面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湟水河出境边墙村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100%

对于环境空气及声环境质量的改善,居住在平安区幸福嘉苑小区的居民蒋先生看在眼里。“现在早上晨练的时候,空气是真的新鲜,学校附近没有噪声,也不用担心孙子的学习了。”蒋先生说。

全年开展一季度一次的辖区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噪声监测;定期对各县区噪声污染防控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建设智慧化工地在线监控系统,持续开展主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督查……近年来,海东市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常鹏介绍,不仅如此,海东市还加强移动源污染监管,适度调整禁行区和限行区范围并严格管控,实施柴油货车尾气治理及排放监测项目,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885辆,以及秸秆焚烧巡查监管,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多措并举防范面源污染。

疫情防控环境安全战打出海东特色

疫情防控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无疑也是一场大考。去年多轮疫情期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发挥党员先锋岗作用,坚持深入医疗单位、集中隔离点、核酸检测点、中高风险管控区等涉疫一线,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消杀要求。特别是在医疗垃圾处置中,筑牢了一道安全防线。

为全面加强对全市医院污水、医疗垃圾收集处置环境监管工作,海东市生态环境部门对所有污染防治设施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全市医疗废物规范收集、及时转移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期间共处置医废484.08吨,实现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废水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环境安全防线。

为彻底解决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和涉疫垃圾处置困难问题,积极争取一般债券资金实施海东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技改项目并建成投运,填补了全市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的空白,有效提升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在关键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东市始终把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健全完善“智慧环保”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接入各类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污染源视频监控及自动在线监测数据,环境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环境污染事故及应急管理等信息,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去年12月份,海东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布设在“智慧环保”平台中,为全市空气质量精准管控再添利器。该系统预报以海东市为中心,包括海东市周边区域范围内未来7天污染的空间分布情况,提前预判夏、秋季臭氧的生成聚集位置,以及明确沙尘(污染)的生成、传输过程,为管理部门做决策提供科学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