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创新驱动工业发展“核聚变”
——“非凡十年看海东”之工业发展篇
来源:    时间:2023年03月16日    

海东日报特约记者 李庆玲

217日,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海东市河湟新区内活力四射,放眼望去,园区内道路四通八达,货运车辆穿梭不息。

站在园区内,作为一名“老经开”,海东市工信局局长保国成回忆起十年前的海东工业发展:“海东工业基础薄弱,拥有的都是一些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不明显。”

改变,源自创新驱动。撤地设市以来,海东市工业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这十年,海东市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青稞酒、富硒、拉面、青绣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位于乐都区工业园的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其前身是1966年建厂的青海锻造厂,20181130日由沈阳中钛集团股权并购设立。

“公司并购后,结合6.8万吨多功能压机的特点,首先进行了产能和产品资质完善,并将主营产品定位到大口径管材、大直径棒材和大尺寸锻件三大类产品,涉及四大新材料,主要服务轨道交通等领域。”中钛青锻总经理李德清介绍。

“老三线”企业到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企业,中钛青锻实现了多个产品制造的重大突破,目前拥有50多项专有技术。

与中钛青锻的积极转型不同,作为一家新型节能绿色建筑产业,2017年,青海宝恒公司PC装配式房屋建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落地乐都工业园,一投产就显现出强劲势头。

“公司的产品分为三大类15个品种,涉及游牧民定居、新农村建设、保障性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汪振虎告诉记者,这些绿色建筑产品都是由模具车间生产出模具,由钢筋加工区将钢筋加工成设计的种类和形状放置在模具中,再向模具中浇筑混凝土等待凝固,之后形成构件,构件又拼接成一座座建筑。

作为工业经济主体,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东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改造升级,不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通过关停高污染企业、淘汰产能落后企业,昔日的“硅铁走廊”变成了如今的“生态走廊”;互助土族自治县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稞酒产业基地逐渐成型,平安区高原富硒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迅速,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族用品及清真食品产业基地发展如火如荼,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经济中央厨房产业基地初步成型……

翻开海东工业经济发展的成绩单,我们可以看到海东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海东市培育规上企业102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26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80亿元,净增113亿元,年均增长19.3%

这十年,海东积极培育引进大项目,用项目建设为发展蓄积动能。

刚刚过去的2022年,企业发展面临着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但海东市用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有效助力稳定经济大盘,青海弗迪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弗迪实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新增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进一步释放产能,完成产值32.7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4倍,占河湟新区产值比重达88%

重大产业项目是工业经济的“生命线”,海东市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以项目引进撬动产业升级高速发展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实现逆势增长,让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下半年,海东市成功引进撤地设市以来投资额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两个项目,总投资255亿元的海东红狮半导体有限公司硅基新材料项目和总投资600亿元的青海阿特斯新能源有限公司海东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

“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地海东,不仅扩大了工业经济总量,也加快培育壮大了新兴产业,为优化海东市产业发展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助力产业‘四地’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保国成说。

这十年,海东市坚持创新协调理念,促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初春时节,走进乐都工业园中小企业园,园区内的11家光电企业项目正马不停蹄生产。坚持“高、新、轻、优”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乐都区光电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在海东市旭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几条生产线上,身着无尘服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在全封闭式的车间内,进行背光组装、电测、外观检查、焊锡等操作作业。

“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液晶显示模组及其配件、LED背光源等的生产、销售、来料加工等,产品主要用于高端通讯手机、工控设备、显示产品等领域。我们企业在LED液晶显示屏生产项目上每日产能可达6万片,年产约为3000万片。当前显示屏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旭格光电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刘亚辉说。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海东市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家;新认定“小巨人”企业1家;新增科技成果22项。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开通南亚班列1列,专柜2车,全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当前,聚焦“双碳”战略,海东市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正全力加快产业“四地”建设。20216月,青海零碳产业园筹备建设,为海东市全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光伏、风电、水电等产业,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

回眸来时路,海东工业经济坚持创新,量质齐升;展望未来,海东工业经济后劲强、动力足、潜力大。

海东市将聚焦产业“四地”建设和“6+N”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具有海东特色的现代化工业经济体系建设,奋力书写新时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