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一碗面“拉”出民族团结协奏曲
来源:    时间:2023年09月13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永兰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喇家遗址曾出土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状遗物,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碗面条”;30多年前,一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匠走出大山,以拉面犒劳味蕾,创造百亿产值。而这一碗面意味着什么?对于我国大多数北方人来说,可能是一顿简餐,然而,对于海东市而言,这一碗面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化隆县是全国有名的“拉面之乡”,是青海省最大的拉面产业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汉族、土族群众种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种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团结面”“幸福面”。

走进化隆县拉面产业电商服务中心,智慧拉面生态数据平台滚动播放着全国已联网的化隆拉面店的实时销售数据。在这个平台上,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海东化隆拉面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隆拉面人到外地开拉面馆、做拉面生意,他们依靠“一口锅、两张桌子、三把椅子”,通过“人带人、邻帮邻、亲帮亲”的方式,不仅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而且鼓了“钱袋子”、摘了“穷帽子”、买了“新房子”,收益可观,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优惠政策和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

化隆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用“亲帮亲、邻帮邻”的互助协助方式,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进城门。这种合作方式不分地域、不分民族,被各族群众所青睐。据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副局长马春云介绍,化隆县返乡拉面从业人员在全县开办的合作社达1500个,实现年产值8.6亿元,创办的企业达到462家,吸纳县内各族群众就业6786人。

拉面不仅把化隆上万个不同民族的家庭连在一起,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加深了各地各族人民的情谊。据了解,化隆拉面人积极融入全国各地,和各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的事例很多。在这一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地群众有机会了解青海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加深了青海人民与全国人民的感情。

马春云介绍,截至目前,海东籍群众开办拉面店总数为2.77万家,拉面从业人数达16.6万人。其中,化隆籍拉面店共1.8万余家,从业人员11万余人,其中在省外经营10年以上的拉面店有2040家,5年以上的有9009家。

近两年,化隆拉面店累计申报评选民族团结示范店85家、党员拉面示范店75家,优秀流动党员党支部7个。部分拉面创业者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通过创业政策扶持,主动返乡投资发展特色农业、餐饮酒店、牛羊育肥、加工冷藏、交通物流等产业,吸纳周边各族群众就业,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拉动乡村振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持续奏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乐章。

再过几天,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将在海东市体育中心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拉面能手争奇斗艳,线上线下的观众可近距离感知,拉面人是如何用勤劳的双手拉出“拉面产业”的悠长之路,感悟“一碗拉面”是如何拉出各民族团结和顺的美妙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