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小村庄里的“新奔头”
——走进乡村看振兴系列报道
来源:    时间:2023年10月09日    

海东日报记者 朵玉雪 报道

20227月,记者在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仓岭沟村采访时发现当地锚定农业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初具雏形。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走进以种植业为主的仓岭沟村,硕大滚圆的洋葱、“更上一层楼”的乐都长辣椒、利润可观的药材当归,俨然成了小村庄里的“新奔头”,也让这个小村庄迈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洋葱种植有“钱”景

“这是今年刚试种的洋葱,产量很好,皮色也很亮,等一下采购的人就要来装车了。”仓岭沟村村委会主任祁德良指着眼前刚采挖出来的洋葱喜不自胜。

目之所及,用红色编织袋捆扎起来的红皮洋葱袋袋都是鼓鼓囊囊,洋葱的“身上”还伴有些许红褐色的泥土,时不时散发出一股葱香味儿。

这是祁德良首次种植洋葱。据他介绍,今年5月底,他从陕西引进洋葱品种——“大红袍”。此后便在村里进行洋葱试点种植,虽然只试种了4亩地,但让他出乎意料的是,洋葱的产量非常高,平均亩产高达7000公斤。

“现在洋葱开始丰收,市场行情是一斤1元左右,收入还算可以。”在码放整齐的洋葱前,祁德良一边扛袋上车,一边介绍试种洋葱取得成功的“战果”,他计划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增收致富。“在海东市还没有种植洋葱的例子,没想到我第一次种植就这么成功,这次种植的洋葱确实很好,而且洋葱叶子也能回收,养殖也能用上。”祁德良说这话时,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而祁德良的成功,无疑成为了仓岭沟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洋葱在育苗、覆膜、种植、间苗、锄草、管理、收获等不同生长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据祁德良介绍,这次采挖洋葱就雇用了60多人,手脚麻利点的一天能挣200元,动作慢的最少也能挣100元,这样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增加了经济收入,还能兼顾家里的生产生活,一举两得。

“家里有小娃娃,出去打工走不开,听说挖洋葱能挣钱,我就来了。我一天能挖三四十袋子,可以挣一百五六。”村民杨梅儿乐呵呵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仓岭沟村党支部书记祁善元表示,此次洋葱试种成功,无疑给村里带来了新希望,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蹚出一条产业兴旺的新路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用特色产业“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让村民吃上“致富饭”

“这是我们乐都的长辣椒,皮脆、肉厚、口感好,最高能卖到一斤40元呢。”头发花白的祁国成,提到自己种植的辣椒,瞬间精神抖擞,高兴得合不拢嘴,“别小看这辣椒,它可是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在祁国成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他家的辣椒棚。打开棚门的那一刻,浓烈的辣椒香味扑鼻而来,青枝绿叶间,一个个红辣椒挂满枝头。

今年以来,仓岭沟村大力发展以辣椒为主导的蔬菜产业,少部分从事辣椒产业的种植大户已经开始收获,部分辣椒由批发公司统一采购,采购价是4元每公斤。目前辣椒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种植大户赚得盆满钵满。

据祁国成介绍,在仓岭沟村,这样的大棚有60多个,每年辣椒丰收的时候,是他们这些种植户最高兴的时候。祁国成捧着刚摘下来的辣椒,一脸喜悦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种植的辣椒基本上不愁销路,只要你种了,就肯定有收入。”今年,他种植了2个大棚的辣椒,一年下来差不多有2000公斤的产量,这些辣椒销往西宁市售卖,一公斤4元,预计收入达8000元。

据祁善元介绍,辣椒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每年开始种植的时候,乐都区农业农村局都会给农户发放地膜、有机肥、农药等,以统一发苗、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的模式,发动周边群众积极种植,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通过发展大棚种植,彻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土地一年四季都没有闲的时候。“产量大了,收入就多了,腰包鼓了,村民积极性也高了,这样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地搞活、壮大。”祁善元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民富。祁善元告诉记者,下一步,仓岭沟村将进一步增加乐都长辣椒、马铃薯种植面积,加强农业产业链的纵向拓展,逐步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力争实现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增长,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链延长增值收益。

当归种出“甜日子”

“今年种植的当归饱满、油润,外皮呈黄棕色,断面颜色黄白,药香味浓郁,绝对能卖个好价钱。”祁德良指着刚挖出来的一株当归介绍道。

仓岭沟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种植当归。仓岭沟村种植的当归苗都是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引进的,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从这里引进的当归苗,苗子纯正,而且好养活。“我们是从3月底开始种植的,预计10月底就可以采收了,亩产能达到800公斤左右,市场价20元一斤,每亩地有三万多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每年采收当归的时候,祁德良都会雇用本村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让她们一天也有100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也有3000多元。

如今一片好“钱”景的仓岭沟村,曾经也为走出一条致富之路而耗费不少心思。

2015年之前,仓岭沟村种植的都是传统农作物,如小麦、油菜、洋芋等,但均未见效益,致使许多田地撂荒。

对这种现象,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祁善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看到当地百姓种植药材收益较高,加之仓岭沟村的气候条件和互助县山里差不多,便萌发了种植药材的想法。

种植药材,对于一直以种植马铃薯和小麦为主的仓岭沟村来说,确实是一件新鲜事。村民们心里都没有底,到底应不应该种?为了让村民们打消顾虑,祁善文自己流转了3.3公顷土地进行试种,当年收成好,收益也特别高。

为了让仓岭沟村的村民们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祁善文无疑开了个好头。

今年,仓岭沟村共种植5.3公顷当归,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家里的10亩地,以前种洋芋、玉米,全年经济收入在一万元左右;今年拿出4亩地种植当归,按照目前行情,保守估计收入超5万元。当归丰收之后,还可以种一季麦子,粮食供给与经济收入‘两不误’。”村民祁永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增收致富要靠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要靠技术支撑。为种好当归,下一步,仓岭沟村将积极加大当归种植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种植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广大当归种植户能够种得好、卖得出、能增收,让当归种植切实成为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