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产业发展富了民 民族团结暖了心
——走进乡村看振兴系列报道
来源:    时间:2023年10月17日    

 海东日报实习记者 张语嫣 报道

10月中旬,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一派繁荣景象。低头看脚下,波光粼粼的黄河水奔涌而过,抬头眺远方,对岸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两镇村民隔河相望,各民族往来频繁,亲如一家。

官亭镇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临津古渡、黄河风光、丹霞地貌、三川纳顿、土族风情、民族刺绣等自然风光人文遗存极具特色。近年来,官亭镇依托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禹王峡景区、接官亭等景点,背靠沿黄公路,打造连点成线的旅游经济体。

一村一品产业兴

走进官亭镇前进村的黄芪加工点,旧村委会改造的小院里摆放着几台大型机器,让不大的空间更显逼仄,院子上方搭起一片大棚,棚下的空地上晾着一片片金黄的黄芪。

由于黄芪的种植条件特殊,对土壤的品质要求很高。因此,前进村在种植黄芪上颇费了一番功夫。

以前,前进村的黄芪种植田全都分散在山地上,种植收割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从去年开始,前进村对黄芪种植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今年种植的黄芪全部实现机器收割分拣,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现在,在种植田里完成初步的分拣之后,回到加工点再进行清洗、烘干、切片、晾晒等工序,就可以向外出售,一公斤黄芪可以卖到42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前进村党支部书记朱玉贤告诉记者,今年全村种植了8公顷的黄芪,预计产量能达到700公斤到750公斤。

“宁愿少种点,也要保证质量,要少种优种嘛。”朱玉贤说。作为前进村的致富带头人,朱玉贤多年来致力于钻研黄芪的种植技术,对黄芪的种植有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后,他带着乡亲们开辟了一片黄芪种植田,种出来的黄芪品质优良,闻名省内外。

顺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山顶出发,就来到了前进村的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占地12亩,有羊棚3座,隔离棚1座,现有羊200多只、牛9头。

前进村村民朱全守禄是这里的养殖户,他在山上独自守着这些牛羊。说起今年养殖场的情况,他显得有些低落。原来今年布病肆虐,养殖场损失了100多头(只)牛羊,造成了十几万元的损失,牛羊肉的价格也直线下降。但他并没有气馁,自从在养殖场发现布病,他就把其他村民的牛羊都送回去,只留下自己的牛羊,发现一例就配合兽医站和疾控中心处理一例,绝不拖延。

“不能传染一片呢,我的牛羊损失就损失了。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这阵子过去都会好的。”朱全守禄说。如今在政府的产业项目资金扶持下,官亭镇像朱全守禄这样的养殖户都有相应的养殖补贴。

近年来,官亭镇聚焦产业发展思路,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依靠地域优势,优化产业规划,扶持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格局。其中,已投用的沿黄三川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年收益30万元;投用的喇家村冷水养殖园项目,年收益24万元;投资200万元建设的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冷鲜库项目,年收益5万元。同时,加大了对光辉村百合、梧释村大果樱桃、前进村和光辉村黄芪种植的扶持力度,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品质进一步巩固,产业价值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民族团结结硕果

当在喇家村看到达哇卓嘎与村民交谈的场景时,记者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位来自2000多公里外的外地媳妇。2012年,还在西藏自治区种地的达哇卓嘎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的自己会在离家2000多公里的青海定居生活。

2012年,达哇卓嘎与丈夫在西藏打工时相识结婚,随后便跟着丈夫来到喇家村生活。

“嫁过来之后发现大家就像我们藏族一样热情。”今年31岁的达哇卓嘎说,喇家村村民大多都是本地土族,刚嫁过来的达哇卓嘎心中免不了有些忐忑,但婆家和乡亲们的热情善良很快打消了她心中的顾虑。在后来的生活中,乡亲邻里教会她很多生活习俗,并给予了她很多的帮助,在她忙得脱不开身时,邻居甚至会主动帮她接送、照顾孩子。

多年来,达哇卓嘎孝顺公婆,团结邻里,村民对她的评价很高,达哇卓嘎家多次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她自己和婆婆也被评为喇家村“好媳妇”和“好婆婆”。如今,达哇卓嘎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他们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土藏结合的民族团结之歌。

官亭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以土族为主,汉、藏、回、东乡等八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相处和谐,像达哇卓嘎这样不同民族结合的和谐家庭只是官亭镇民族团结的缩影。

近年来,官亭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2022年底被评为全国第十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在民族团结具体工作中,官亭镇将全镇划分为247个微网格,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一网统管的工作格局,妥善处理各民族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对涉及民族问题的纠纷和事件,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各族群众之间彼此尊重的氛围日益浓厚。

同时,组建“双语宣讲小分队”,采取“送学上门”“网络助学”“慰问+送学”方式,讲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民族宗教界将公益慈善活动与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紧扣和谐相处、和衷共济的主基调,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基层治理起大作用

提起官西村的基层治理,无人不知官西村党支部书记秦永辉的三件法宝——工作日记、调解本领和一文件柜的各式民情文件。

2014年,川大高速修建要经过官亭镇,官西村是官亭镇拆迁力度最大的一个村,再加上要修建喇家通道、民俗风情街和民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全村300多户村民要全部搬迁。搬迁后,失地失房的官西村村民从未有过矛盾纠纷。

说起这件事,秦永辉充满自豪。官西村拆迁工作和后续安置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官西村基层治理常态化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官西村的文件柜里抽出民情日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300多户村民的基本情况,最值得一提的是上面记录了每户村民的家庭需求、矛盾纠纷和对村庄发展的建议。

秦永辉说,官西村一年两次分组开展入户调查,村民有什么纠纷和意见都可以提前防范、解决和调解,不会让矛盾激化到要上访的地步。比如拆迁户的后续安置工作中,11户中有6户是无法自己解决住房问题的困难户,村上就给他们申请了拆迁安置房。这样一来,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就不会再有矛盾。

除此之外,自2017年起,官西村开始利用村集体经济为村民谋福祉。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向村“两委”提交申请、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户口本等材料,经过村“两委”审核、公示等一系列流程之后,就可以领到村集体经济发放的500元助学金。对于每年对残障人士、老党员和退伍军人进行的慰问工作,官西村也从未松懈过。

官西村的基层工作治理方式和成效只是官亭镇基层治理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官亭镇把基层治理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从群众关心关注的“小切口”入手,积“小安”为“大安”,有效推动了乡风文明治理机制,将力量和方式下沉到基层最末端,做到了早发现、早提醒、早宣传。

今日之官亭,村民安居乐业,各民族相处融洽,产业发展兴旺,全镇上下一片繁荣景象。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日子有盼头了,正如秦永辉所说,生活充满希望,日子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