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农村电商达1385家 农村网民达77.9万人
海东农村电商保持蓬勃发展态势
来源:    时间:2023年10月25日    

 海东日报记者 胡生敏

“我是农村人,返乡后我先是办了个养猪场发展养殖业。”王胜江是平安区一家电商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一个地道的平安人,大学毕业后他选择返乡创业。

王胜江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平安区富硒土壤里长出来的瓜果蔬菜在外地是“宝贝”,他即刻想到利用电商卖特产是个赚钱的好机会。2015年,王胜江的电商公司成立,采取“电商+企业+农户”的模式带动本地富硒蒜酱、富硒杂粮、高原牛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同时,他还挖掘出青稞麦茶、三色藜麦、牦牛肉水饺、牦牛奶贝等10余款网红高原农特产品,农特产品年销售额超1200万元。电商销售额从2020年的2900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1亿元。

同样,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昝扎村一家小商店里,店主李永龙忙得不可开交,来这里办理缴费业务的村民络绎不绝。前来缴纳电话费的村民告诉记者:“家门口就是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非常方便和快捷。听说这里还可以网购,也可以买各种日用品,真是太方便了。”

如今,在河湟大地,涌现了越来越多农产品网络销售、助农增收的故事,逐步形成了“电商+乡村振兴”“电商+物流”“电商+合作社”“电商+农特产品”等多元模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农村电子商务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牵涉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物流、农民就业、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等事关“三农”的全方位课题,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和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海东市作为青藏高原以东农业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具有产业规模,优势特色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乐都长辣椒、循化线椒、互助八眉猪、平安富硒大蒜等特色产品闻名遐迩,形成了海东高原绿色有机富硒农业,农畜产品供给在全省的份额达到54%

据国家统计局海东调查队数据显示,近年来,海东市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实现了六县区全覆盖。截至2022年年底,海东市累计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6个,乡(镇)电商服务站9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598个,覆盖全市48%的行政村。以县城为区域中心,辐射乡(镇)、村落的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商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产品培育、品牌打造、物流配送等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网络零售势头猛,青年从业意愿强。”据国家统计局海东调查队调查人员王润德介绍,2019年至2022年,海东市全年网络零售额分别为1.25亿元、1.55亿元、1.86亿元、2.0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4%48.8%20%16%,全市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年底,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到1385家,较上年度增幅达到12%

随着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不断深化,电商的发展氛围、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资源不断得到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投身网上创业,返乡创业人员不断增加。2022年全市农村电商从业青年人数为4687人,较2021年增长14%

为打通电商进村的“最后一公里”,海东市县两级对现有电商、邮政、快递、供销等服务网点和物流网络进行整合,基本实现“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和“统仓共配”的目标,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配送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入驻品牌快递企业13家,乡镇快递营业网点71个,覆盖率74%1587个行政村通邮率达100%,初步构建了以县级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中心为枢纽、乡镇物流中转站为节点、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末端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同时,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燃油补贴等快递服务车辆通行政策,为快递车辆通行提供便利,有效推进了快递物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政策加持下,农民从事电商行业人数逐步增加。”王润德介绍,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群众电商应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加,2022年底,全市农村网民达到77.9万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57.6%,全年新增农村网民7万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增加了4.6%

近年来,海东市深入实施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统筹县域电商、邮政、快递、供销、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深化合作,推行“统仓共配”模式,打造县乡物流专线,进一步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提升物流配送覆盖率和时效性。2022年,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搭建海东农畜产品线上营销平台,举办农产品网上展销活动,组织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江苏省无锡市等地流通企业和采购商开展产销对接,带动贫困地区销售粮油、果蔬、牛羊肉等农畜产品40种,消费帮扶总额达7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