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记者 李晓娟 报道
民生问题关乎国泰民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
这一年,海东市上下铆足干劲,接续奋斗,持续将民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发力增强群众幸福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
这一年,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一场民生变革落地生根,教育、医疗、就业、救助等民生领域取得满满成就。
这一年,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浓、归属感更强。
就业是民生之本
2023年2月3日上午,随着西宁开往上海的K2188次列车缓缓驶入乐都站,海东市的136名务工人员乘上了前往江苏省无锡市的返岗复工“专列”。2023年2月4日下午,历时30多个小时,横跨青、甘、陕、豫、皖、苏六省的“无锡—海东返锡返岗专列服务”圆满完成乘运。
“点对点、一站式”输送群众,这是海东在就业工作上的创新,也是东西部协作带来的福音。截至2023年11月底,海东市城镇新增就业908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8万人次,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6590人次,举办“2023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18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300多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
2023年,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海东市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工程和校园附属设施工程在乐都全面建成,待教育教学设备安装完成后,即可投入使用。该学校拥有适合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和康复服务的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康复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心理疏导个训室等功能室,办学规模将达25个班,学生总数达200人,学龄段将延伸至学前、高中阶段。
2023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3.13%,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1%。落实各学段各类补助资金1.45亿元。落实各类教育项目建投资金4.2亿元。2023年,教育项目开工率达96%,完工率达56%。开办托育一体化服务,利用空余学位开设托班招收2岁至3岁幼儿,增设婴幼儿学位1419个。全市认定备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1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12%。
医疗是民生大事
2023年7月13日,吴天一院士创新中心在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揭牌成立。吴天一院士创新中心在海东的成立进一步缩小了全省区域医疗发展水平差距,弥补了海东在高原医学研究发展方面的空白,提升了海东重大疾病、高原病、地方病等的防控能力及高原康养体系建设。
2023年,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市级和六县区疾控中心项目建成投用。
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提档升级项目建成投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海东市)项目开工建设。
2023年,海东创历年新高投入资金295.38万元,开展线下政策医疗保障宣传活动37场次,开展各类政策培训62场次, 大力开展医保政策宣传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五进”活动。截至2023年12月,全市资助特殊困难人员参保11.4万人,资助金额233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57.2万人次,落实救助资金1.7亿元。
救助是民生底线
2023年12月22日,在积石山6.2级地震中的遇难家庭、受灾家庭收到了海东市民政部门发放的救助金。经与省民政厅沟通衔接,全市民政部门按照遇难家庭每户4.2万元,受灾家庭按受灾程度发放2000元至5000元的救助金。目前,已向1763户8145人发放临时救助金731.48万元,其中,向23户34名遇难人员发放救助金96.6万元,向1740户811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634.88万元,及时、足额将救助资金发放到位,既抚慰了受灾群众的心灵,又让他们重拾重建家园的信心。
2023年,海东市通过乡镇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平台,优化救助办理流程,畅通救助办理渠道,共为18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7.5亿元,有效保障了各类困难群众基本权益。对受积石山6.2级地震影响的群众提前足额发放2024年第一季度低保和特困供养金,有效保障了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