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乐都亭子 平安敬德洗马 互助安召舞 民和太傅 循化螭鼓舞
来海东感受浓浓年味
来源:    时间:2024年02月06日    

海东日报记者 祁国忠

青海省海东市是一个充满浓浓年味的地方,尤其在春节期间,社火及民俗表演更是不可错过的活动。除了常见的扭秧歌、旱船、舞狮、舞龙、太平鼓等形式展示各种神话故事和传统文化外,还保留着如亭子、高跷、竹马、敬德洗马、太傅、螭鼓舞等民俗。时至今日,这里仍保留着传统的原汁原味。

春节来海东,你可以在欣赏精彩社火表演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郁的年味。

亭子

亭子也称高台、铁芯子、芯子,是一种集戏曲、故事、装饰、绘画、剪纸、锻造、数学、力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空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也属于哑剧艺术。

亭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何时,史料中没有记载,不过,从今天的亭子,我们可以联想到古代“百戏”中的“寻木童”。“寻木童”属高竿杂技,表演者在高竿上进行造型表演,它应当是亭子艺术的萌芽。在100多年前,当乐都区高庙镇亭子首次出现在社火中时,四乡八堡的群众前来观看,并连连喝彩,频频叫绝。从此高庙亭子便出名了。

饰演亭子的都是群众耳熟能详的古典戏剧、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包括传统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如:杨宗保、穆桂英、岳飞等,也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神灵,如:孙悟空、哪吒、西王母等,题材之广几乎无所不有。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庙亭子艺人应用新材料、新道具、新服装,使亭子人物造型更高雅、更玄妙、更奇巧、更惊险,用亭子艺术造型手法,演绎了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

高跷

乐都区高庙镇的高跷是乐都社火中最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高跷艺术吸引观众的三大要素是木跷之高、服装道具之得体和脸谱化妆之到位。

高跷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之分,“文高跷”以踩、扭来表现人物情节,“武高跷”除踩、扭外,还有特技表演。高庙高跷属于以踩为主的“文高跷”。表演过街社火时只是列队行进而已,坐场表演时也只是走几圈,但他们的表演抬脚快,落脚实,动作自如,潇洒大方。由于他们画上了正宗的秦剧人物脸谱,穿戴古朴优雅的秦剧人物服饰,显得超凡脱俗,典雅飘逸,因而格外引人注目,扣人心弦。其中不乏踩跷技艺娴熟者不时地做一些滑稽谐谑的动作,常引来观众的一阵阵欢笑。

高庙高跷中还有一个叫作“扑蝴蝶”的节目。“扑蝴蝶”由两人表演,一人踩六尺高跷,男装女扮,着古装,手执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长的细竹竿,竿头垂线上系一只彩纸扎的大蝴蝶;另一人踩不足一尺的矮高跷,男装丑扮,傻气十足,憨态可掬,为扑蝶者。表演时执蝶者抖动细竹竿作蝴蝶飞动状,那“蝴蝶”蹁跹舞蹈,扑蝶者踩着矮高跷,可以随着“蝴蝶”的飞升飘落高低远近做出各种技巧性动作,场面热闹,意趣盎然,感染力很强,使观众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春意渐浓的美好境界里。

竹马

竹马舞蹈是流传在乐都区碾伯北门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据说,100多年前,山西的商人来乐都经商时传给北门村社火队的。

竹马灯大部分扎制的是珍禽异兽,骑士古装,多以神话和《封神》中的故事而排演的舞蹈,白天和晚上演出两场,内容相同,每天换演一个故事,每年的第一场演出就是“姜子牙金台拜蒋”。

竹马是由16个12岁左右的男孩扮演,共12种动物。在变成两排队形时,一排由“麒麟”领头,“仙鹤”排尾,另一排“狮子”领头,“孔雀”排尾。把制作好的动物造型架系在舞蹈者的腰间,整个节目没有舞蹈动作,只是两脚后跟抬起随着鼓点小碎步向前行走。

竹马的演出一般在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地点在广场、街头。该节目在夜间观赏特别漂亮,因每个动物造型胸、腹点有两支蜡烛,似点点繁星,场面壮观,其景令人难忘。

洪水火龙舞

乐都区洪水火龙舞是当地群众开展的一项独特的民间活动,活动从正月十四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因为火龙舞活动在夜间进行,场地以高山为主,道路蜿蜒盘旋,所以气势恢宏,大有人在火中舞,“龙”在天上飞的壮观情景。

正月十四至十六傍晚时分,随着传承人的一声令下,扎制的两条“火龙”在喧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由二三十个小伙子抬着从村里的广场向山顶的烽火台进发,待“火龙”到达时,点火的使者引燃柴火,数百名火把手也纷纷点燃手中的火把,把两条“火龙”从尾部引燃,霎时,夜幕下的山巅火花闪耀,一道道火焰照亮了山野。两队人马擎举“火龙”,从山头吆喝着蜿蜒而下,那阵势俨然巨龙从天而降,火把像银河繁星缀满山岭,与村里摇曳的灯笼交相辉映。

大约20多分钟后,两条“火龙”来到山脚下,顿时村里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当两条“火龙”从村口进入巷道时,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堆堆麦草点燃,巷道里顿时烟火飞溅。

最后,小伙子们抬着“火龙”跑入打麦场,将“火龙”投入早已备好的干柴垛中,霎时,火焰蹿起七八米之高,十分壮观,人们尽情地欢呼,跳起欢快的社火。

黄河灯会

乐都区七里店黄河灯会作为一种民间体育迷宫游戏活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同时还彰显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2006年,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被列入青海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里店黄河灯会每隔一年举办一次,当地叫“三年两头办灯会”,由七里店、马家台、李家庄、水磨湾四村联办。灯会从正月十四正式开始,十六结束。据说,从空中俯瞰,黄河灯阵恰似一朵黄蕊、红瓣、绿叶的莲花。灯阵周边挂满五颜六色的花枝彩灯,尚有以彩色灯泡刻意创制的“松鹤延年”“龙凤呈祥”“人寿年丰”“喜祥如意”和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等典故之古朴典雅、俊美隽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造型。

直至夜幕降临,月亮升起,但见彩灯闪烁变幻,万盏灯笼齐明,人们涌进阵中穿行起来,形成规模壮观的人流潮。若从远处登高俯瞰,那人流就像穿行于星火筑成的长城中,令人遐想。此时天上月明星稀,夜静风止,阵中灯笼烛光绰约,一派迷人景致。

敬德洗马

敬德洗马是平安区巴藏沟乡索家村在元宵节当天举行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当日,索家村家家张灯结彩,村民们像赶集一样从四面八方赶赴该村的祁家祠堂。

现场人山人海,锣鼓铿锵,一位扮演“敬德”的汉子赤膊上身、手持钢鞭,骑在一匹无马鞍的马上,两个汉子牵着马向前奔跑,观众则将一盆盆冷水泼洒向“敬德”扮演者,以求洗去污浊晦气、压住瘟荒疾病。据说,敬德洗马源于《隋唐演义》中的一个典故。

“敬德”的脸谱和行头都是有寓意的,有专门的画师用戏剧油彩在“敬德”扮演者的脸上,勾勒出眉、眼窝、鼻窝、嘴角,并在脸膛、脑门等部位勾画出各种纹样、图案。洗、抹、擦、画、勒、挂等方法,全凭老艺人的经验,师徒传承,难以用文字表述。

最重要也最考验人的是在寒冷的天气要赤膊上阵。在正月里光着身子骑马奔跑,还有冷水泼身,至少30分钟,这对扮演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安召舞

安召,土语称“那腾锦莫热”,意为围着圆圈跳的舞蹈。它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传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民间喜庆节日和婚礼仪式时用以礼赞祈福的一种群众歌舞。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婚礼时,人们会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麦场上跳安召舞。舞蹈时,男女排成一圆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高手领唱领舞,后面跟随的人伴歌伴舞,一唱众和,气氛和谐而热烈。

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安召已经成为土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参与安召舞蹈没有人数限制,三两人直至数百人均可,无论男女老少都能随时加入。

舞蹈时无乐器伴奏,众舞者相随并和唱衬词,依照男前女后的次序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舞、边转,所以也叫“转安召”。转安召是一曲一舞,每个舞段由一首歌曲与数个动作组成,按约定俗成的顺序循环往复,往往通宵达旦地歌舞,直至尽兴。

种皇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水洞村水洞庄的村民开始举行“种皇田”传统民俗表演。这一节目也被称为“耕牛报春”。“种皇田”是当地农民群众为辞旧迎新,欢度春节举行的一种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说,“种皇田”起源于隋唐,经过长期发展和传承,现已成为老百姓表达对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的期盼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劝化人心,引导人们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也是春节期间该村民间文化活动之一。

在表演这天,“种皇田”通常会选择一处宽大的场面,由老农若干人,头戴草帽,腰缠带子,挽起裤脚,做各种农活动作。与此同时,村民们备好耕牛,套上犁,由一村民驱赶耕牛,在田地里用犁轻轻划破地皮,犁成“田”字,象征性地在上面撒上麦种。地里还堆有用黄土代替的家粪、籽种等物件,表演者还会表演用铁锨撒粪、撒种子、翻地打磨,算是把田种上了。

“太傅”表演

“太傅”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田家村社火中的“角色”,在民和县社火中独具特色,其场上表演均为武将装扮,头戴“凤天大翅”,身穿硬靠,妆画脸谱,戴着戏剧舞台上用的长胡须,从脸谱上看,全为忠勇虎将。随着社火队的锣鼓声响,手持八卦彩灯,或踏舞步前进、或随鼓声后退,舞姿精湛,表演十分精彩。

“太傅”表演融锣鼓打击音乐、舞蹈、戏曲、武术于一体,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风貌等息息相关,从古老的祭祀活动开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成为汉族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

前河田家社火中的“太傅”表演,曾在2018年至2021年连续4年参与海东市社火调演,深得群众好评,大家都认为它是西北社火表演中极具特色的社火人物表演艺术之一,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社火最原始的样子。

螭鼓舞

螭鼓舞主要流传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文都、尕楞3个藏族聚居区和相邻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一带,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异性。2008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螭鼓舞多在春节、婚庆、祝寿等喜庆的节日表演,是一边打击单面蒙羊皮的鼓,一边跳动的舞蹈。螭鼓舞由30人以上男子组成舞队,表演时舞者左手执鼓,右手拿鞭,披金色棱形披肩,戴五峰吉祥帽,边击边舞。舞蹈为多段体例,结构较为完整、严谨,动作整齐划一,不能自由发挥。基本动作为“上步前屈腿跳击鼓”等多种,每段变换一种队形,基本队形为顺时针方向走圆圈,以及方阵、螭摆尾、斜线交叉、圆形交错换位螺旋绕圈、横排等。

道帏乡宁巴村螭鼓舞的表演程式保存得较为完整,动作和队形丰富多变,具有代表性。除此以外,在本乡张沙、拉木龙哇、王家3个村,文都乡中库沟、香玉沟及毛玉沟部分村庄,尕楞乡香沙、曲卜藏两个村庄都组织建有螭鼓舞队,逢年过节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