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希望在春天里重生
——海东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来源:    时间:2024年04月23日    

海东日报记者 郝志臻 报道

积石山6.2级地震导致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多个乡镇居民受灾。如今,时间刚刚过去四个月,受灾地区群众的生活情况怎么样?受灾地区重建进度如何?这些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415日至17日,“祖国好 家乡美”媒体海东行采访团相继走访了化隆县塔加藏族乡,循化县白庄镇、道帏藏族乡,民和县中川乡,实地探访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灾后重建情况。

重建现场的个性化“定制”

“我家的房子虽然被评为B级,只需要维修加固,但考虑到这栋房子也居住了十多年,在和家人商量后,我们还是选择推倒重建。”走进循化县白庄镇下拉边村,村民马福华向记者介绍正在修建中的房屋。他们家请了施工队进行修建,前期也经过了乡政府的资质核查,此次修建依旧选择砖混结构,更多地考虑到了如何提高防震效果。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经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下拉边村共有252户村民住房受损,其中D级危房有5户,C级房屋66户,B级房屋167户。

下拉边村成立了由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相关人员组成的灾后重建工作专班,通过集中、分散、入户等方式宣传灾后重建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政策知晓率,并主动对接施工企业和受灾户加快重建步伐。目前,全村灾后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据白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当地群众对房屋的多样化需求,白庄镇党委还自行委托设计部门针对当地群众的建房需求,设计出4种不同形式的建房图样,让群众自选。如今,白庄镇已初步确定D286户,BC级重建510户,全部自行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自建。BC级维修加固的农户由村级专班引导制定建房方案,并按照“一户一方案、一户一设计”的要求,选定“县上1+镇上1名”监理全流程监管,把好设计施工图审查关、建筑材料验收关、工程施工质量关、安全生产责任关、工程验收合格关,全镇BCD级重建预计将于今年10月中旬完工。

这仅仅是循化县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几天,循化县道帏藏族乡贺隆堡村党支部书记周代才让忙碌的步伐一直未曾停止。

春风吹过高原,温暖的阳光洒落。当地群众也迫不及待开始维修起了自家受损的房屋。

“地震的时候,我家外面的院墙全都塌了,这几天找了施工队正在重砌。”周代才让说,开春以来,村里陆陆续续开始开工修缮自家房屋,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每天除了盯着自家房屋的修建外,还会不时去村里各家问问情况,随时将大家的需求向乡政府负责人员反馈,让大家尽早建好新家园。

周代才让介绍,在重建过程中,针对村里的一些脱贫户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他们在循化县相关部门的牵头下,专门找了有施工资质的队伍帮助修建,并做好各项监督工作。

贺隆堡村是一个藏族村庄,今年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在同一天。尽管遭受了地震,但在新年当天,村委会还组织安排了文艺活动,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联欢会。周代才让说,地震发生后,当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开展自救,社会各界也不断投入救援力量,家中房屋受损严重的群众都及时住进了救灾帐篷和板房,大家的基础生活得到了保障。

如今地震的阴霾已经逐渐散去,贺隆堡村的人们相信新的日子一定会更加阳光灿烂。

齐心协力重建美丽家园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化隆县塔加藏族乡曹旦么村集中安置点,只见一排排活动板房整齐有序,干净整洁,袅袅炊烟升起,充满了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

白天的安置点格外安静,只见一位老奶奶在房屋前晒太阳。记者通过交谈了解到,老奶奶名叫朱三月花,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

“地震以后,我们家的房子墙体倾斜坍塌了,四周庭院的外墙也出现了裂缝,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政府第一时间把大家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还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现在大家住在安置点的活动板房里,乡镇领导和村干部们也会时不时来看看大家。”朱三月花告诉记者,开春以后,村民开始陆陆续续开工维修自家房子去了,白天安置板房里面几乎都看不到人影,大家都要到太阳落山才会回来。

沿着朱三月花指的方向,记者一路向村内走去,不时有拉着砖瓦的车辆经过,道路两旁几家房屋中不时传来阵阵机器维修和铁锤敲击的声音。

记者在受灾农户马平虎家看到,原本的旧宅子已经被拆除,新的房屋外墙已经砌出了一大半。“我家的房子是清明节后开工的,这几天正在加班加点修建,争取今年7月份全家能够搬进新房。”马平虎家共有七口人,平时除了种地外,兄弟俩都是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今年受到地震的影响,他并未如往年一样早早外出,而是留在家里维修房子。

“这个就是这次建房的时候我们新增的构造柱,也叫防震柱,有了它,新建的房子可以抵御七级到八级的地震,我们住着也放心。”马平虎指着砌好墙体内镶嵌的钢筋混凝土铸成的柱子,对自己新房子的安全性十分放心。

随后,记者来到房屋修缮已经基本完成的张金梅家,张金梅正在打扫院落,整理着家中的一些杂乱生活物品,为搬家做着准备。“地震的时候,我家房子的后墙都倾斜了,部分倒塌了下来,前面木质的榫卯也有部分开裂,被认定为C级危房。”张金梅说,辛苦半辈子修起来的房子一下子成了这个样子,当时夫妻俩的心都凉了一半。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房屋的维修加固。

“现在我们就等着房屋散散味道,等监理们来验收后就可以准备搬家了。”张金梅的脸上带着喜色,连说话都轻快了不少。

据曹旦么村党支部书记曹福林介绍,今年开春后,村党支部成立震后维修互助小组,挨家挨户开始受灾房屋的整理清运工作。县乡相关部门也派出工作人员对村内所有的受损房屋进行挨家挨户地实地查看,并提出针对性的维修方案。截至目前,曹旦么村已向农户发放50%的补助资金,全村灾后重建已开工91户(剩余2户),开工率达到98%。预计今年7月底前,全村BC级受灾农户能够全部入住,10月底前,D级受灾农户能全部入住。

灾后重建跑出“加速度”

去年地震发生时,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罕见的“砂涌”现象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今那里的灾后重建情况一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417日,当采访团走进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运输车等机械正在加急运转,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搬运材料,现场一派火热忙碌的景象。

据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孙亮亮介绍,中川乡草滩村、金田村和官亭镇赵木川村村民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将实施集中搬迁安置,项目总投资12883万元,其中安置房建设投资4356万元,公共服务设施投资6098万元。项目已于202438日完成了规划设计方案批复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并通过EPC总承包模式挂网招标,415日全面开工建设。

“目前,就集中安置工作,我们正在进行施工便道修整、备工备料以及房屋基础开挖浇筑等工作,其他农房建设计划于今年7月底前完成维修加固类项目,10月底前完成重建类项目,尽早让老百姓搬入新家。”孙亮亮表示,这些重建项目的实施,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受灾乡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还将为灾区群众建设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新家园。

除了整体搬迁的群众外,金田村、草滩村的受灾村民也和其他地方的村民一样,由政府按照房屋鉴定登记发放救助资金进行房屋的维修加固。

“去年地震,我们家的房屋受损严重,被评定为C级,在党和政府重建政策的支持下,享受了农房建设救助资金5.58万元,受损房屋已完成维修加固,一家人住上了舒心又安全的新家。”草滩村受灾农户祁耀文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地震灾区部分群众无法外出务工,为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前期,市、县就业部门已经提前在受灾村庄进行多次技能培训,并颁发结业证书。在重建过程中,优先招聘当地群众,为他们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大家在重建家园的同时能够有一份收入。

“我之前都是在工地上开挖掘机,自家也有挖掘机,自村上的重建项目开工以后,我就开始在这里上班了,能够为家乡重建出力,干活也更有劲。”金田村村民王辉平说。

自全市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海东市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总体规划“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时组建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海东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官亭镇赵木川村重建搬迁安置区建设方案》等编制工作,并最终确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49项、总投资63.54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219项,其余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印发《海东市灾后农房维修加固重建方案》,组织监理、施工等62家单位提前入场,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逐户制定方案,稳妥高效抓好受灾群众农房建设,确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维修加固、10月底完成重建任务。

春回大地,万物葱茏。受灾群众脸上重新洋溢着充满信心的幸福微笑,这个春日,海东市灾后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片受伤的土地正在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