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李永兰)近日,全省首个“应急志愿者之家”在海东市平安区揭牌。这一开创性举措,标志着平安区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入崭新阶段,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应急志愿者之家”的成立,旨在为平安区应急志愿者们搭建一个集培训交流、装备配备、心理辅导、调度指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志愿者的应急救援技能与知识水平,加强志愿者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合作,凝聚团队力量。
近年来,平安区因短时强降雨多发频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多因素叠加,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基层乡镇(街道)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最后一公里”和前沿阵地,通常灾害中8成以上的幸存人员是通过乡—村两级自救互救的方式获救的,因此提升基层的应急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转变,筑牢全社会应急管理的根基。
去年以来,平安区积极组建“8+1”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整合8个乡镇(街道)村警、民兵、护林员和机关事业干部等应急力量,建立了8支总人数为400人的区域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应急、卫健等职能部门和矿山、危化、医院等行业领域现有应急资源,组建了1支总人数为114人的区级综合性应急志愿队伍。志愿队伍通过集中授课、实操教学、参与演练等多形式强化技能培训和实战能力,打造“着装统一、训练有素、服务专业、反应迅速、覆盖全区”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平安区积极对接阿里巴巴公益、深圳壹基金项目组推行“安全家园”项目,以平安区泽生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为根据地,挂牌成立“应急志愿者之家”,辐射8个乡镇(街道)同步建立应急志愿服务站,深度融合平安区“8+1”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通过配物资、办培训、提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基层乡村防灾减灾韧性。
目前,2025年度第一期培训班已涵盖各乡镇(街道)应急志愿服务队伍,59名骨干成员顺利开班,培训结束后骨干成员们将深入辖区各村(社)对其他成员、广大群众开展“全覆盖”应急技能培训和应急科普宣讲,进一步夯实人人“关注应急、参与应急”的广泛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