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郝志臻)近年来,海东市始终将社会保障视为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坚定不移深化社保领域各项工作,致力于为全市人民打造一个坚实、可靠、高效的社保体系。
在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方面,海东市大力实施精准扩面专项行动。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广泛宣传,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群众深刻认识到社保的重要性与长远意义。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参保方案,鼓励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保,引导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精准锁定未参保人群,开展专项行动督促其参保缴费。截至2024年底,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万人,工伤保险16.35万人,失业保险6.33万人,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方面,海东市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社保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和潜在风险。同时,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欺诈骗保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定期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检查,对基金管理、经办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堵塞漏洞,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和弹性退休政策的落实是海东市社保工作的又一重点。海东市充分认识到这一改革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企业、职工、专家学者的建议。制定详细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步骤和时间表,确保改革稳妥有序进行。
海东市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持续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做好各项基础数据整理、系统对接等工作。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验交流,学习先进的统筹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在全国统筹的大框架下,海东市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为提升社保服务的便捷性,海东市积极拓展社会保险“就近办”渠道。协调银行部门在全市6家银行25个网点开展社保业务就近办服务,方便参保群众就地就近办理社保业务。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人社”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社保数字化转型。依托“青海人社”平台,融合网端、掌端、自助端多样化服务渠道,打造和拓展免申即享等数字化便民场景,全程网办率达95%以上,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