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张璐 祁鑫 报道)3月25日, “算电热协同,筑低碳云谷” 沙龙活动在海东市举办。此次活动聚焦算力产业绿色转型,在国家 “双碳” 战略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吸引了省内外能源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行业精英齐聚海东,共同探讨算电热协同产业热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算力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青海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的建设,正是践行这一使命的关键举措。同时,海东市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成果显著,水电、光伏发电、风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装机容量可观,为算力生产“零排放”提供保障。随着多个大数据中心集聚海东,相关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在算电热协同发展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正迈向应用深化、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沙龙活动伊始,主持人强调了算力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点明算电热协同发展技术是能源领域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方向,对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意义重大。青海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耿生玲率先分享了关于建设绿色算力生态体系的见解,从政策、技术与应用多个维度展开阐述,为后续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青海亿众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叶超以“构建数字与能源循环共生体”为主题,深入讲解算电热协同创新模式,为绿色算力未来提供了新思路。懒猫邦(西安)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的王翌分享了传统能源供应商的科技创新之路,聚焦小微企业的微创新与全服务,丰富了活动的讨论视角。
在交流提问环节,企业代表们结合自身实践,分享案例、提出疑问,围绕技术合作与解决方案展开热烈讨论,主持人适时引导互动,现场气氛活跃。此次沙龙旨在攻克算电热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活动中,各位专家为海东算电热协同发展把脉问诊,提出诸多宝贵意见建议,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海东市科学技术协会表示将持续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全方位支持算电热协同发展技术落地。
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行业内的交流合作,更为海东市在算电热协同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绘制了清晰蓝图,助力其在低碳算力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