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记者 郝志臻 摄影报道
第二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将于7月17日至19日,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中心广场举办。青海拉面,这碗承载着高原风味与匠心传承的美食,早已从河湟谷地走向全国餐桌。而见证从地方小吃到产业名片蜕变的,是一场场从省内比拼到全国竞技的拉面技能大赛。
从2019年青海首届拉面行业技能竞赛的初试锋芒,到即将启幕的第二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它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每一次擀面抻拉的较量,都折射出产业从传统走向创新、从区域迈向全国的进阶轨迹,更成为推动青海拉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2019年4月26日,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内人声鼎沸,青海省第十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省首届拉面行业技能竞赛在此拉开序幕。彼时赛场虽简陋、项目设置也有限,却难掩拉面人参赛的热忱。选手们围着案板,袖子一卷就是战场——有人比谁拉的面细如发丝,能穿过绣花针;有人比谁的汤熬得亮,浮油薄如蝉翼。
这场比赛,成为青海拉面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它首次为行业职工搭建起交流学习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拉面从业者技能水平的提升,一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崭露头角,为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打开了突破口。
比赛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产业的短板,也照出了升级的方向。次年,青海省第二届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规模升级,来自全省6个市(州)的25支代表队、近百名选手同台竞技,烹调精品拉面美食。赛场边也多了些热情的商家,有卖智能揉面机的商家扛着机器来演示,还有调料厂的老板提着样品挨桌问“要不要试试新配方”。赛事影响力的扩大,为产业向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让青海拉面的文化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数据或许更有说服力:省赛举办三年后,青海拉面馆的标准化率从12%涨到了58%,客单价平均提高了8块钱。
随着赛事迭代,2021年第三届大赛在参赛队伍、赛事内容、裁判标准上持续精进,创新产品层出不穷;2023年第四届大赛更添“品牌与创新——青海拉面高质量发展之路”主题论坛,专家大咖齐聚解读产业变革与机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让赛事从单纯的技能比拼,逐渐成长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2023年10月21日,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在青海省海东市体育中心盛大开幕,这是青海拉面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此次大赛以“提升技能水平,发展拉面产业”为主题,吸引了全国31个省(区、市)71支代表队212名选手参加。比赛设置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实际操作涵盖手工拉面基本功、拉面调汤、拉面成品等项目,全面考察选手的技艺水平。
这场全国性的“华山论剑”,让拉面人第一次有了“行业共同体”的感觉。北京市的选手带来了加了茯苓的养生拉面,广东省的师傅展示了用竹升面技法改良的拉面,而青海的选手则搬出了撒拉族的传统铜锅熬汤。大家纷纷感慨:“原来拉面不止一种模样!”
大赛显著提升了青海拉面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关注,让拉面从“街边小吃”变成了“文化名片”,为产业拓展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让青海拉面完成了从区域特色到全国瞩目的“破圈”。
如今,第二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即将开赛。此次大赛规格高、规模大,设置手工拉面基本功、拉面调汤、拉面成品和创新拉面4个竞赛项目,理论考试以参加培训方式以培代考,充分注重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水平。
相比首届全国大赛,本届大赛在多个方面实现升级。在参赛规模上,预计将吸引更多省份、更多优秀选手参与,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在比赛项目上,创新拉面项目的设置鼓励选手大胆创新,开发新口味、新形式的拉面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赛事配套活动上,将更加丰富多样,可能包括拉面产业发展研讨会、拉面文化节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交流合作机会。
可以预见,第二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将再次成为拉面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它将激励更多拉面人提升技能、勇于创新,促进拉面产业向精致化、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大赛也将进一步增强青海拉面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推动青海拉面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续写青海拉面产业的辉煌篇章。
从河湟谷地的灶台,到全国赛场的聚光灯,拉面大赛如同薪火相传,把老手艺传给新人,把好资源传给产业。一碗煮沸了的希望,正从青海的山谷里,飘向更远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