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海东扎实开展“回头看”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    时间:2025年07月21日    

海东日报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范明忠

连日来,海东市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学习教育“回头看”安排部署,紧盯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回顾梳理、查漏补缺,确保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把“整治台账”变成“成效台账”,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谋在要处,有力有序抓部署

海东市委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召开2次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6次专题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的安排部署,全面听取全市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汇报。针对学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精心研究落实举措,并提出明确要求。

市县区“一把手”亲自参与谋划研究,市县两级工作专班积极有力统筹,68家市直单位迅速响应。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学习教育全面铺开、深入推进。在压实责任方面,注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制定工作机制,明确4个方面42项具体举措。期间,召开专班调度会7次、推进会1次,下发工作提示12期、问题答复8期,以清单式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为强化联点指导,结合村两委换届前期调研和党政领导包案化解信访问题工作,市级领导紧盯学习教育重点任务,带头深入联点乡镇、单位等基层一线,累计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47次,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2件。市级专班建立“一竿子插到底”联系蹲点制度,成立6个联络组和8个督导组,深入基层现场,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重点发散、要求不一”等问题53个,确保学习教育重点突出、落实规范。

悟在实处,入心入脑抓学习

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海东市采用专题辅导示范学的方式,市委带头开展高标准高质量读书班活动,召开专题学习会。分层分类对市县乡村四级党务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全市2931个党支部积极开展4轮研讨交流,党员领导干部讲授专题党课达4119场,切实做到原原本本学、对照检视学、全员覆盖学。

市级层面开展“百师千课下基层”活动,创新采用“党员网上选课、讲师现场授课”方式,统筹170名高原师资库讲师开展送学135场,受众人数达1.7万人次。

为满足不同党员群体的学习需求,海东市实施分类施教自主学,建立了在职党员“集中交流研学”、农村党员“田间地头讲学”、年老体弱党员“上门讲解帮学”、两企三新党员“线上宣讲跟学”、流动党员“结对帮扶送学”的“五学联动”机制。搭建1753个线上学习平台,分层分类加强学习教育。

海东市还注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大力宣传全市学习教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刊发海东经验做法34篇(条),省级媒体刊发43篇(条)。举办第一批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培训班和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专题研讨班,通过“互动式”案例教学、“体验式”旁听庭审、“沉浸式”监狱参观、“重温式”红色教育等丰富形式,教育引导全市949名重点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家风促廉作为重要抓手,组织230名新任职交流市管领导干部及配偶,开展廉洁文化进家庭活动,推动“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涵养良好家风。

用情用力,深查真改见实效

在问题整改工作中,海东市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查在深处、改在真处”为导向,通过严实查摆筑牢整改基础,以有力整治回应群众期盼,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对照2个问题清单、28个具体问题和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7个方面,对标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方面问题,多视角、深层次“自我体检”,带头查摆出突出问题28条,纳入集中整治台账15条,制定整改措施52条;市“四大班子”及六县区党委政府共查摆问题509条,其中立行立改227条,列入集中整治台账282条,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67条。 (下转02版)(上接01版)

谈心谈话是查摆问题的重要抓手。海东市细化谈话举措,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性谈话,累计开展谈心谈话7.7万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2755条,其中,1805条纳入问题清单、676条纳入集中整治台账,让问题在沟通中明晰,在交流中聚焦。

为避免查摆“避实就虚”,海东市建立“三审三核”把关机制——党委、查改整治组、市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三级审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专班主任三方审核签字,通过10次专题会议研讨、13轮辅导审核,对模糊表述、避重就轻等问题坚决纠偏,确保问题查摆见人见事见思想。

聚焦查摆出的问题,海东市坚持“真刀真枪改、用情用力治”,全力以赴推动整改落地,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按照中央、省委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和借培训考察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的相关要求,海东市结合10个专项整治、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对涉及民生领域、项目建设、生态环保等227条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制定完善制度机制86项。

海东市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专项整治,惠及全市74个问题小区、23119户购房群众,整治率达87.1%;加快完善乡镇区域交通网络,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想方设法为基层减负,推行季度集中立项,大幅精简规范性文件,特别是在学习教育中,严格控制发文数量、文稿篇幅,严格遵守行文规则,市级各类会议同比减少9%,发文同比减少8%,累计叫停创建示范和评比活动26项,基层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摆在明处,见行见效抓作风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直接。海东市以“摆在明处、见行见效”为导向,通过开门纳谏、回应关切、惠民实干,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海东市建立市级“专班+观测点”联络指导机制,聘请70名社会监督员、设立10个基层观测点,通过“线上收集+线下走访”征集意见建议73条,梳理形成问题清单逐项解决,已办结27件,构建起“收集—办理—反馈”的闭环整改链条。

海东市聚焦“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分别打造城区、农村服务试点:“平安在线”“互助通”平台开设便捷服务“市民端口”和全流程办理“网格员端口”,408个“群众说事点”遍布城乡,累计梳理群众诉求2630条,实现诉求一键直达、办理全程可溯。

“七项惠民行动”为抓手,海东市全力推动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市县主要领导带头包联重点信访案件,10件积案全部化解,全市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聚焦“校园餐”安全,投入754.4万元升级改造学生食堂,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清退学生结余伙食费83.87万元。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欠薪愁”,海东市精准施策开通11条城乡学生定制公交专线,上门办理公交卡2400余张,保障16所学校5000余名师生便捷出行;集中化解欠薪纠纷42起,为807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067.7万元,让劳动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海东市将以此次学习教育“回头看”为契机,用更扎实的举措破解难题,用更务实的作风服务群众,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以作风建设的长效成果,书写为民造福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