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胡生敏 通讯员 徐宇燕)近年来,海东市凭借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冷凉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入库及续建的8个绿色算力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占总投资的6.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绿色算力投资作为新兴增长力量,对海东市经济发展的强劲拉动作用已充分显现。
上半年全市在库8个绿色算力项目分别为:短视频人工智能服务项目、青海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项目、建设3000Pflops算力项目、青海海东绿算产业园项目(一期)、海东知合佳双万卡算力集群项目、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青海数据湖产业园项目以及绿色算力服务项目。
今年以来,海东市统计部门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协同指导绿色算力达标项目规范完成入库手续,严格落实应入尽入要求,确保所有达标项目及时、准确入库,实现数据统计无重复、无遗漏。
海东站位全国全省大局,立足资源能源、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绿色算力发展,加快建设西宁—海东智算超算核心集群,集中精力打造河湟新区省级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聚力建设千亿级数据产业基地。目前,已累计建成标准机架2.2万个,上架率达76%,已建在建标准机架占全省的67.7%,算力累计达到5166P,占全省的61.5%。
作为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的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坐落于此,规划标准机架15360架,可提供16320P的智能算力服务。该中心创新性地采用以水为介质的先进蒸发水冷却技术,利用青海冷凉气候和干湿温度差散热,搭配光伏车棚太阳能板供电,成为全国首个“零碳”数据中心,PUE仅为1.13,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青海华锐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也在海东加速发展。该公司总投资35亿元,项目分两期推进,机柜总量为1040组。华锐算力专注医疗影像学领域,已与多家知名客户签订5年以上订单,为海东绿色算力产业的应用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布局方面,海东市以河湟新区为核心,构建东翼、西翼、北翼“三翼”发展架构。其中,东翼打造零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智算超算集群电算协同示范区;西翼打造河湟新区产业园,建设存算运一体化电算协同示范区等,各区域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2024年,海东市举办多场招商推介会,积极对接头部企业。2025年2月20日,海东市举行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与12家头部企业签约,意向投资达140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了解,2025年海东规划建设标准机架6.2万个,新建成标准机架3.4万个,累计达到5.6万个;规划建成算力能力3.5万P,完成算力应用消纳1.2万P。未来,海东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推动绿色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