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海东市把握工业发展新方位
努力做好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大文章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12日    

近年来,海东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部署,紧抓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机遇,把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的重要抓手。从夯实网络基础环境、培育信息应用项目、搭建“双创”云平台、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等四个维度出发,不断夯实工业与互联网基础,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使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基调”。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一是网络基础环境持续优化。截至2020年底,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28%,市级出口带宽达到60 Gpbs,全市固定宽带用户30.96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64.15/百户,移动宽带用户134.36万户,移动互联网普及率89.98/百人,拥有移动通信基站8264个。累计建设企业专网13480条,自2017年以来先后对全市1200个行政村的光纤网络,734个行政村的4G网络进行了专项建设,在2019年底,实现了光纤、4G双百覆盖。二是数据存储产业发展强劲。建成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心(一期),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面积51亩,共有32个标准的IDC机房,可提供3200个机架的服务能力,目前入驻企事业单位80家。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项目有:移动大数据超级计算平台项目,投资10亿元,打造T2级数据中心,投入50万台超级计算服务器及配套设施;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省级数据中心项目,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7000个数据机架、供电系统、制冷系统和附属配套系统;联通大数据基地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500平米试验场,主要用于水利研究测试及配套设施;易华录城市数据湖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光磁一体存储能力达500PB数据湖。三是信息产业发展持续加速。截至今年上半年,乐都工业园中小企业园二期已引进光电企业11家,其中6家已投产,5家正在装修,项目总投资共13.05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年税收达1.05亿元,全部达产达标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8.3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2480人以上。光电产业的聚合式导入,将对全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也标志着全市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四是企业中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海东市以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市工业企业进行了一次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覆盖全市104家重点工业企业。调查显示,在工业互联网基础环境方面:OT网络(用于连接生产现场设备与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的工业通讯网络)车间内设备联网率20%以下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了63.2%OT网络承载业务类型主要为信息采集及实时控制。企业与外界联网方式中普通宽带占比63.46%、企业专线占比23.08%4G及其他方式占比13.46%。企业工厂骨干网承载带宽(含企业专线)10M以下占30.77%10M-50M25.96%50M-100M26.92%100M以上占16.35%。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方面:企业上云率24.04%,其中公有云(第三方搭建如天翼云、腾讯云等)占16.34%,自建云占6.73%,混合云占0.97%。超30%企业有进一步将企业各项应用迁移上云的意愿。从目前来看,企业已使用工业互联网及APP应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设备监控、生产流程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及物流管理、IT基础设施等方面。企业信息化应用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文件共享、钉钉、企业微信等)、电商平台、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PLC等。五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稳步提升。民和天利硅业、国泰盐湖,乐都中钛、耀华玻璃,互助青稞酒业、金鼎水泥,化隆昂思多矿泉水、循化振荣核桃、化青生物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生产过程与管理中,采用了信息化高度集成的自动化生产线及远程生产控制系统,促进了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在行业内起到了工业互联网融合示范作用。六是工业互联网“双创”云平台初现雏形。针对未来工业设备联网数快速增长带来工业数据激增,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等智能应用的现实平台发展需要,积极引导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其中,全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的“青海省制造业双创云平台”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工信部2017年试点项目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对推动全市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加快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转型升级提供智慧平台支撑。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工业互联网意识不强。无论是电信运营企业面向全市工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方面,还是培育互联网产业,建设融合应用工程方面,企业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缺乏宏观认识,对数据产生价值抱有观望态度。二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底子不强。全市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够完整,缺少具有较大规模、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带动数据产业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产业链资源不足,对区域内的产业带动效果有限,在产业链发展上尚未形成上下游协作发展的模式。三是发展工业互联网人才不强。在发展工业互联网中,“网络”、“平台”、“安全”是三大基石,而支撑每一个方向都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扎实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架构,目前全市制造业企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步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探索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随着工业社会发展从规模化向自动化,再向智能化的方向逐渐演进,工业互联网通过整个工业社会链条中各环节的高度融合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望成为继消费者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产业趋势,而全市具有发展数据存储的气候、电价、地域等比较优势,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重点布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区块链产业化、下一代网络及信息安全等产业,使海东成为全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二是制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奖补措施。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网络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类制造要素和资源的信息交互和数据集成,释放数据价值,是工信系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适时出台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奖补措施,从平台建设、网络和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服务创新、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制定奖补措施,遴选领头企业,重点培养支持。三是政府引导,促进企业真正实现“e”站到底。根据全市工业企业互联网发展应用调查,企业的静态网络配置和刚性组织方式难以满足用户定制和柔性生产的需要,探索以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参与的方式引导企业接入工业以太网等专业平台,打通产品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等外部流通环节,真正让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力,并由此带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