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海东
海东市全面进入“临战状态”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13日    

当前,正值旅游旺季,来青旅客量较大,海东作为青海东大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输入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市委、市政府立足这一实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以过硬措施防输入,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全局谋划,构筑疫情防控“最先一公里”的“安全网”。一是树立战时思想。当前,全国新冠感染病毒呈多点暴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防控疫情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以后,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再研究再安排再部署。市级主要领导深入防控一线开展督导调研,要求全市上下绷紧防控这根弦,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毫不松懈、从严从快,确保防控要求严格到位、防控机制严密到位、防控举措严实到位。二是激活应急体系。针对个别县区和部门由于长时间“零输入”“零感染”产生的麻痹、侥幸心理,安排各县区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体系,调整指挥部架构,完善成员部门职责分工,结合实际设立核酸检测力量调度、流调溯源、转运隔离、区域协查、交通管控等工作专班,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疫情防控格局。三是压实“四方责任”。各县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的指挥体系、有力的执行机制。单位和个人积极支持和配合属地防控工作,确保行政范围内没有盲区、死角。同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县区之间注重信息共享、措施联动,部门之间立足职能、发挥优势,科学运用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

——持续作战,绷紧疫情防控“中间一公里”的“安全网”。一是做好重点场所防控。在市场、商场、宾馆、施工工地、网吧、KTV、电影院、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强化监督、检测、通风、消毒等措施,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人流较大的地方加强体温检测、公共设施消毒,对全体从业人员实施全覆盖核酸检测和集中封闭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疫情苗头。重点加强对民营医院、诊所、药店的日常防疫管理,全面排查检查,对存在首诊责任制不到位、违规接诊或处置发热病人等情况的,坚决关停整顿。二是做好重点人群防控。严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火车站、机场来返人员排查工作,严查来自南京、郑州、攀枝花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坚决落实14天集中隔离和常态化核酸检测措施,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持续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拉面务工人员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驻外拉面协会作用,鼓励其消除恐慌,积极配合当地做好防控,避免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扩散。三是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加大疫苗接种政策宣传、底数摸排和对无单位依托人群的组织动员力度,提高群众疫苗接种意愿。开辟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通道,科学安排接种时段,合理设置接种流程,做到“应接尽接、愿接尽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种疫苗139.5万人次。

——慎终如始,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门”。一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作用,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预防疫情“明白卡”等措施,引导广大群众做好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的准备,以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筑起全社会的防控屏障。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唱响“我是党员我带头”,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县区、乡镇、村社开展拉网式、密集性排查,做好做实群众、尤其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信息登记、心理疏导、生活保障等工作,及时跟踪观察健康状况,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党员带头做制度执行者、防控先行者,主动承担24 小时值班职责,坚决落实各项防疫工作要求,疫情期间不外出、不聚会、不串门,切实为群众做表率、树标杆。三是扎实做好物资储备。针对前期疫情形势紧张时出现的物资调运不够及时、物资储备不够充足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提前储备消毒液、护目镜、防护口罩、防护服等装备,鼓励群众及时购置防疫物品及生活必需品,确保“调得出、用得上、不慌乱”。目前,市级存有消毒用品1.4万瓶、手套1.7万双、防护服2.5万件、隔离服2.7万件。结合进入秋粮生产期的实际,强化农用机械调运,提高秋收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