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科学技术局】“海东鸡”新品系选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来源:    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海东日报讯(记者 张璐)记者从海东市科学技术局了解到,经过市科技和农业部门的长期推动支持,“海东鸡”品系选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攻克了高原地域畜禽种业“卡脖子”难题。从2022年开始,市科技部门将计划利用5年时间,继续开展“海东鸡”新品系培育工作,有效推动海东市养鸡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据了解,“海东鸡”是少数适应高海拔地区饲养的地方鸡品种,原产于海东市、西宁市等地,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对高海拔气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作为省内特有的优质土鸡品种,“海东鸡”肉质鲜美,耐粗饲,适宜散养,且抗病、抗逆和抗应激能力强。但“海东鸡”缺乏系统选育和规范的饲养管理,长期在半舍饲、半放牧的粗放条件下饲养,生产性能低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的本土鸡需求量明显增加,仅西宁市和海东市每年至少需要1500万羽肉鸡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之前的自给率仅为10%左右,蛋品的自给率也低于40%

近年来,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市科技局选派的“三区”科技人才和江苏省科研专家团队成立课题组,申请课题支持资金40万元,启动“海东鸡”的肉鸡和蛋鸡品种的选育工作。课题组先后7次奔赴江苏省科技生产力促进中心、扬州大学、中国农科院江苏家禽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探讨项目技术方案,并多次到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等县调研“海东鸡”资源情况。目前,两家合作企业已收集“海东鸡”1000羽左右,初步掌握了“海东鸡”饲养管理技术,为“海东鸡”保种和选育奠定了基础。

为挖掘和利用地方鸡品种资源,推动高海拔地区肉鸡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海东市农业部门也加大对育种基础性研究及重点育种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地方品种“海东鸡”为抓手,安排科技力量,彻底攻克了高原地域畜禽种业“卡脖子”难题。

据海东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张彩莲介绍,从2022年开始,市科技局将继续开展“海东鸡”新品系培育,开发相应的专用饲料,开展养殖模式试验和杂交试验,制订免疫和疾病净化程序,建立“海东鸡”的高效健康养殖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制定“海东鸡”的生态养殖技术标准,最终建成规模为600羽公鸡和6000羽母鸡,其中保种、肉用和蛋用各200羽公鸡、2000羽母鸡,可年产苗鸡30万羽的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