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赵娜)今年,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林长制改革和村庄绿化为抓手,巩固提升绿色优势,激活释放绿色动能,加快推进林业发展,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市林草局将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全力支持4名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统筹推进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基础设施、矛盾化解等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文明实践”“共筑中国梦,永远跟党走”等系列活动,重点推动乐都区高庙镇新盛村乡村振兴项目蔬菜大棚基地建设运营和扩大上二村“一村一品”洋芋种植产业规模。同时指导帮扶村在经济林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居家养老、灌溉水渠、田间道路等方面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努力画出党群勠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同心圆”。
依托林草生态建设优势,大力实施乡村生态振兴工程,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争取落实管护补助资金3240万元,选聘3240名脱贫人口为生态护林员,确保已选聘生态管护员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在国土绿化、城市园林建设、生态修复、以工代赈、资源管护等林草项目工程中优先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就业机会,积极吸纳有参加意愿、具备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群众就业增收。
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部署要求,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动村旁绿化、路旁绿化、宅旁绿化、水旁绿化,全面完成2022年已下达1个森林城镇和4个森林乡村创建任务,争取2023年1个森林城镇和2个森林乡村建设任务,落实省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800万元,新增乡村绿化面积68.2万公顷,加强165株古树保护复壮,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厚乡村生产、生活发展绿色生态基础。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方向,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创新,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湿地生态旅游、中藏药材、大果樱桃等林草生态产业,督促完成化隆回族自治县林业产业沙棘基地抚育建设项目、沙棘采摘基地示范项目和海东市平安区农业综合开发沙棘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健全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林草科技推广转化和林草科技扶贫工作,加快推进林下中藏药材生态种植重合经营技术示范项目和大果樱桃品种引选与栽培技术推广、苦水玫瑰良种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7个林草科技推广项目,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惠民。
深入联点结对帮扶村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同感,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落实包联责任制和结对帮扶工作,积极组织局党组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深入结对帮扶村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固定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班子成员常态化“下基层”,切实为基层群众解决一批困难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