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海东:特色文旅活动点燃消费热情
来源:    时间:2024年08月19日    

海东日报记者 孟霞 石军 通讯员 李艳萍 报道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推出优惠体验狂欢活动,接待游客1.57万人次;

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举办第五届电音节,接待游客10.81万人次;

乐都区高庙镇卯寨景区举办“赏古韵高庙·享诗意田园·游生态卯寨”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接待游客4.6万人次;

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以“世界第一面·等你四千年”系列活动,接待游客1.4万人次。

……

今年以来,海东市旅游业持续升温,消费潜力显著释放,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53.47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实现旅游收入23.69亿元,同比增长26%。这一系列数据彰显了海东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描绘了一幅转型升级、壮大发展的壮丽画卷。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紧密关联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经济的平稳增长起着综合性的推动作用。

627日,2024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在海东市隆重开幕。期间,首届河湟民歌大家唱、河湟戏曲荟萃、首届电音灯光秀、首届河湟原生态花儿会等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近年来我们成功组建了海东歌舞团、花儿艺术团、秦腔剧团等10余支演出队伍,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有效促进了周边餐饮等消费。”海东市文化馆副馆长时永清说,今年上半年,通过文艺下乡活动,已成功举办百余场高质量演出,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显著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使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市场走进千家万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春节,海东市旅游市场空前繁荣,各县区依托多彩非遗民俗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青海年·最海东”系列活动、冬春季文化旅游活动及“千龙千狮闹新春”社火展演等成为热门话题,线上线下反响热烈,不仅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还显著拉动了旅游及相关消费。“这几年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尤其是春节期间的各种社火表演吸引了很多人来乐都游玩,大街小巷里都热闹非凡,我们做小本生意的每天都有可观的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市民赵先生说。

4月底至6月初,海东市组织重点景区、文旅企业、青稞酒、青海拉面参加了由省政府统一组织赴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的宣传推介活动,通过播放宣传片、现场推介、展销商品等形式展示海东文旅资源。向东西部对口协作城市江苏省无锡市发布了凭身份证游览海东市A级景区免收门票,住宿星级饭店享7.58折住宿优惠措施。同时,海东市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联合商家,向消费者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

518日,“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青超联赛”)开幕,海东市把举办“青超联赛”作为“五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河湟文化、特色景区景点、高原特色农副产品为依托,高标准设计3条精品旅游线路,高质量编排和展演20余场河湟特色文艺节目,高效能布置70余个展位。“青超联赛”第一阶段赛事期间,共跟进组织企业195家,在线点击12万人次,实现销售额410万元,逐步形成“赛事为媒、文旅搭台、农商唱戏”的五业融合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局面。

71日,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天佑德青稞酒”杯(青海赛区)篮球赛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塘拉村火爆出圈。各县区立足特有的体育资源、历史传统、民俗文化优势,突出“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成功举办“姑妈”篮球赛、大蒜杯篮球赛等系列接地气、有特色的乡土体育赛事,极大地激活了乡村、带动了消费、增加了收入,以赛事为主体、联农带商的高原特色体育逐步成形。

714日,在2024年传统丹麻土族花儿会暨第二十一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丹麻分会场,现场设置了30多家非遗作品展示台,设立摊位400余个,游客不仅可以聆听来自西北五省(区)花儿唱家的花儿演唱,在美食展区品尝土暖锅、酿皮、烧烤等美食,也可以在非遗展区近距离欣赏青绣、擀毡、剪纸等传统文化,领略丹麻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记者从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了解到,为吸引游客,海东市还修订出台《2024年旅行社招徕游客奖励办法》,并强化特色景区基建,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争取融入国际国内旅游大环线。下一步,海东市将深化文旅融合,优化服务,通过建强文旅阵地、宣传文旅资讯、重大活动聚人气、惠民政策促消费等方式,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量,优化文旅消费环境,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为拉动整体消费上升、促进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