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李永兰)今年以来,海东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动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环境隐患问题排查,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更上一层楼。
在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面,海东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截至8月20日,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9.5%,PM2.5浓度27微克每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9。1月至6月,全市18个国省控断面平均水质优良比例达100%,黄河、大通河出省断面平均水质为Ⅰ类;湟水河出境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以上,土壤环境持续保持清洁稳定。
同时,我市对各类督察反馈问题严格落实“周调度、月报告、现场检查”工作机制,建立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动态管理台账,对临近整改期限未完成、整改缓慢的提醒致函,督促按期完成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前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级例行督察等11轮次生态环保类督察检查反馈的791项问题完成整改759项,正在整改32项;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受理的228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已办结223件,阶段性办结5件;典型案例中涉及海东市的问题正在有力有序推进;2023年黄河警示片涉及3项个性问题,完成整改1项,剩余2项正在推进。
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效能,我市建立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联动联查、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了相互衔接、协调配合、联动互动的环境保护执法合力,综合运用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夜查、暗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合力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据悉,今年年内组织开展各类执法活动,出动执法人员检查企业180家次,立案查处20件,处罚金额144.37万元,并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意见,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机制、能力建设。
为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海东市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紧盯“一废一库一品”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排查出风险隐患16项并完成整改,指定专人紧盯监测数据变化,及时分析研判并通报环境质量,督促各县区对症下药。修订印发相关预案,编制完成“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进一步优化应急机制,规范应急响应程序,组织开展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危险废物泄露污染环境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应对事故防范和处置应急响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