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朵玉雪)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去年以来,海东市教育系统持续开展一系列教育提升惠民工程,从项目建设、控辍保学、资助补助精准发放、心理健康培育等方面下功夫,教育教学环境持续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海东市落实学前教育发展、义务教育能力提升、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基础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57379万元,计划新建校舍8.3万余平方米、改造120多所学校的校园附属设施、配备教育教学设备5500万元。2024年下半年,完成市第二中学食堂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市第二中学体育运动场及附属设施改造项目、第三中学校门及围墙改造项目;分两期实施新民中学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维修原有校舍11537.59平方米,新建校舍7636.83平方米,对学校围墙、校门、道路、各类管网等附属设施进行彻底改造。
海东市严格按照“人籍一致、籍随人走”的原则规范管理学生学籍,及时做好转入、转出、休学等异动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认真审核把关学生去向,坚决杜绝空挂学籍、明转实流、明休实流、变相留级等现象发生。按照资助人数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的“三个精准”要求,精准落实资金补助发放。2024年,落实各学段各类资助受助总人数205809人次,总资金14136.56万元,营造了资助育人的良好环境。
为进一步确保各类组考圆满完成,海东市联合市招生委员会成员单位顺利完成年内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2024年,全市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共有14734人,设6个考区,11个考点,507个考场,全市高考一段以上上线人数6923人,一段以上上线率为46.99%。
海东市借助青海省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开展中小学生春秋季开学初期的心理监测工作,对监测出预警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和教育疏导,并联合海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入六县区37所中小学开展了37场专题讲座,参与师生达1.3万余名,获得师生欢迎和好评。组织乐都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四县区抽样学校参加全国首次全国心理监测工作,选派300名教师参加全国心理健康教师专项培训,完善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以行动促质量,真正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