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海东加快推进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    时间:2025年02月21日    

海东日报讯(记者 卫正芳)近日,记者从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4年,海东市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抢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期,着眼长远谋划布局,超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5.7亿元,同比增长14%,与全省增速持平。

据了解,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通用算力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2024年,海东市适度超前部署建设5G、千兆光网、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西宁—海东一体化国家级骨干直联点并行节点全面投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首台根镜像服务器稳步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城域网出口带宽17.1Tbps,互联网带宽接入数端口达100万个,形成较为完备的传输、存储计算以及运营服务体系;新建和改造的5G移动通信基站4455个,移动电话用户143.7万户,其中5G移动终端用户84.1万户,占比达57%;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率37%,同比增长13.7%,为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基础设施支撑。

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引领示范,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获证企业增至32家。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来,海东市工信局共获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领域专项资金1139万元,支持宝恒绿色装配等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行试点企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贯标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关键环节广泛应用,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55%

此外,加快推动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其中,支持金圆水泥等高载能企业依托青海绿能大数据平台“上云”降耗,通过“能效管理服务系统”,开展生产与能耗的平衡分析,实现生产线能耗精细化管理,企业综合能耗、生产成本下降显著。同时,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设备上云率等关键指标,开展对全市规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诊断工作,共搜集整理52家企业的57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重点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