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朵玉雪)自“无陪护”病房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聚焦“改善医疗服务、减轻家属陪护负担、提升就医体验”目标,主动加压、积极探索,“无陪护”病房服务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服务,今年以来,海东市把推进“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惠民便民措施的重要任务来抓,2024年12月,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互助县中医院、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率先启动试点;2025年4月,随着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互助互相家政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订《无陪护病房入驻协议书》,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加入“无陪护”服务行列。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家医院开展“无陪护”服务,覆盖市县两级医疗机构,惠及更多患者。
围绕护理需求,“无陪护”病房服务通过专业护理团队替代传统家属陪护,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全程规范化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及心理支持。海东市各试点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明确服务病区,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优化服务流程,以“一对一”“一对多”的照护形式,持续推进“无陪护病房”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高品质的住院患者生活照护需求。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缓解了患者家属“陪护难”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截至目前,5家试点医院已为60余名患者提供“无陪护”服务。
互助县人民医院在被确定为“无陪护”病房服务试点工作的同时,也被确定为医疗护理员实训基地,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员第三方职业化、规范化管理和运行机制,在无陪护病房的运作上,医院根据住院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病情、自主活动情况等指标,提供“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等不同类型的服务,有效减少病区人员聚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营造了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截至目前,互助县人民医院已累计培训医疗护理员56人。
海东市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 “无陪护” 病房服务的模式和内容,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这一创新型医疗服务举措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将加强对相关护理人员和护工团队的培训与管理,确保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为构建更加和谐、优质的医疗环境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