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祁树江)近日,记者从海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海东市县区工信部门不断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多措并举,工业经济实现了“开门红”。全市10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0.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4.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海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重要会议上就工业运行工作作出重点安排,要求各县区、工业园区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强化协调服务,确保一季度规上工业增长6%。同时,召开全市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作出战略部署,与国内重点算力企业、工业平台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按照《全省工业稳增长2025行动方案》《关于奋战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的通知》精神,市县区工信部门深入摸排规上企业正常生产和节后开复工情况,督促铁合金、电解铝、正负极材料、白酒等重点工业企业开足马力增产满产;督促季节性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确保一季度开复工率达到90%以上。截至3月底,全市10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93户,运行率达92%。
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县区两级工信部门深入企业,扎实开展“入企服务 现场办公”行动,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力促企业保增稳产,积极帮助指导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52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0项、中长期国债项目12项,其中上报国家发改委5项,进一步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坚持“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强化资金、用能等要素保障,支持企业连续生产、满产增收、稳岗增员,推进项目建设,力促企业扩大生产计划和投资建设项目。
在加强企业培育力度方面,市工信局全面摸排拟入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指导达到条件的企业提前整理申请入规资料,积极利用升规纳统窗口期,实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截至目前,全市成功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