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答卷绘就河湟新绿
——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综述
来源:    时间:2025年07月14日    

海东日报记者 赵新秋 报道

2025年的阳光炙烤着海东的大地,铁锹撞击碎石的闷响此起彼伏,汗水顺着林草人黝黑的脸颊滚落,滴入新翻的泥土。就在这一锹一铲、一步一踩之间,一幅关于绿色希望的壮阔画卷,正在河湟谷地徐徐铺展。年中已至,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用汗水浇灌的这份沉甸甸的生态答卷,墨迹未干,绿意正浓。

黄土坡上,“树苗要踩实三遍才扎根”的叮嘱声在“三北”工程六期建设的战场上空回荡。烈日下,海东林草人挥汗如雨,那份近乎执拗的严谨与拼搏,硬是在裸露的山脊上创造了“百日攻坚”的奇迹——蜿蜒的土黄色线条,正被一片片初绽的嫩绿温柔覆盖,如同绿色的绸带在春风中舒展。

截至年中,6.99万公顷新绿已牢牢扎根海东大地,完成率近半,为构筑北方生态防线贡献了坚实厚重的海东力量。

与这场重点工程攻坚战相呼应的是席卷全市的全民植绿热情。

料峭春风,吹不散今春海东植树现场的火热。以“我为‘三北’种棵树”为号角,92.7万人次市民挽起袖子,挥动铁锹,弯腰培土。一双双磨得发红甚至起了水泡的手掌,沾满泥土的胶鞋,以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无声诉说着为家乡添绿的朴素决心。374.5万株新苗迎风挺立,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闪烁着生机,在昔日的荒坡秃岭上,深深种下了绿色的希望与未来的印记,生动诠释着“美丽海东”共建共享的生态理念。

守护绿色家园,不止于新苗的萌发,更在于对历史馈赠的珍视。当新绿在山坡蔓延时,另一群守护者正穿行于古树名木之间。保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城市的绿色文脉与历史记忆。在林草人眼中,“每一株古树都是活着的文物,复壮要像老中医把脉一样精准细致。”2022年至2023年,海东林草局已对普查入库的235株历经沧桑的古树名木逐一“上户口”、挂“身份证”,科学设置古朴的保护性栅栏,小心翼翼地避让开盘虬的根系。对于那35株垂垂老矣、亟待救助的一级濒危古树,技术人员如同进行精密手术一般,针对性地“把脉问诊”——清除腐朽、修补树洞、改良根际土壤、精准补充营养……目前,这项承载着敬意与责任的抢救复壮工程,已完成项目工程量的80%,让这些“绿色活化石”重新焕发生机。

筑牢生态防线,安全是永恒的基石。面对森林草原防火这条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命线,海东林草局构筑起“人防+技防”的立体化严密防线。防火培训教室里,讲解员的声音清晰有力;模拟演练场上,消防指战员们的身影迅捷矫健。上半年,全市开展森防培训和实战演练近百次,排查并整治隐患点32个,成功实现森林草原火灾“零发生”。

为未来安全注入强心剂的是总投资1.2亿元的海东市森林草原防火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的成功落地。展望未来,153公里新建的防火应急道路将如血脉深入林区,50套智能监控系统的“电子眼”将24小时无死角守望林海,37辆崭新的专业车辆随时待命,这些硬核设施将为海东的生态安全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坚实的应急保障。

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更依赖于日复一日的精细管护。在近400万公顷林地草原上,“四级林长+护林员+草管员”的网格化体系如同精密齿轮高效运转。5643名护林员和草管员,如同移动的“生态哨兵”,常年穿梭于山间小径,巡视着每一片林子、每一片草场。生态护林员巡护上线率达57.2%,超出国家指标12.2个百分点,这份成绩单是责任落地的有力证明。与此同时,林草湿荒综合监测网络持续织密,601处森林监测样地如同忠诚的哨兵,默默伫立在林间深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时刻感知着森林的“呼吸”与“脉搏”,守护着这片宝贵的绿色家底。

从黄土坡上挥汗如雨的坚定身影,到古树旁精心呵护的专注眼神;从防火演练场上的矫健身手,到密林深处巡护的坚定足迹……海东市林草局正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生态动能”。

这份2025年上半年的答卷,每一笔都写满了奋斗,每一帧都浸染着新绿,为河湟大地铺展的壮阔绿色画卷,正向着更远的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