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吴雨)为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基层执法能力与校园食安管理水平,近日,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实战实训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以查代训”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实战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走进乐都区某中学食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实战课”正在进行。冷藏柜前,海东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掀开柜门,仔细查看食材保质期,一旁的县区监管人员和学校食品安全总监们手持笔记本认真记录着。
“大家注意,肉类原料储存温度必须达标,进货台账要精确到每一批次的检验检疫证明。”执法人员边检查边讲解,从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到加工制作中的生熟分开,再到餐饮具消毒记录和食品留样规范,全链条演示检查要点。针对食堂操作间发现的“留样容器未标注具体时间”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指导整改,手把手传授“明确留样标识、规范记录格式”的具体方法,让在场人员直观掌握食安管理细节。
此次活动中,全市各县区分别确定一所学校作为检查点,组织辖区学校食品安全总监、管理员集中参与。检查不仅聚焦食堂各环节隐患排查,更注重互动交流——执法人员现场解答学校在食材验收、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困惑,分享“科学管理区分食材”“定期开展风险自查”等实用经验。基层监管人员则在实践中学习问题跟踪复查技巧,确保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现场检查结束后,简短的总结交流会随即召开。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执法人员结合《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进行解读,强调“校长负责制”“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的落实要求。参会人员围绕“如何简化留样流程又确保合规”“偏远学校食材采购渠道管理”等话题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最后,对参训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考核,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以查代训”的创新模式,海东市既排查了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更让监管人员和学校管理者在实战中提升技能,以更精准的监管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