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扶贫开发局】海东市织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网
来源:    时间:2021年05月28日    

今年以来,海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防返贫监测预警、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等工作,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全面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为顺利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中心,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一是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5.22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继续推进扶贫项目提质扩面,补齐扶贫产业在技术、设施、营销等方面的短板,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年内计划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产业项目18个;继续推进各县区扶贫产业园、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提档升级工作,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持续推进稳岗就业。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壮大区域劳务品牌,加强对脱贫人口的各类技能培训,多层面稳岗拓岗,促进就业。目前,全市已有3.4万名脱贫劳动力,3300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982名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三是持续深化消费扶贫帮困。做好“三专一平台”建设,促进特色农畜产品与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精准对接。目前,已通过832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定点帮扶单位采购等渠道,完成扶贫产品销售1.89亿元,其中在线销售3035.26万元。

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依法依规巩固“控辍保学”成果,持续强化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是否有适龄儿童入寺为僧、外出务工等二次辍学现象发生,确保劝返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公平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持续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三重保障”,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强化“防贫保险”的做法,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继续加强对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防控救治工作,广泛开展健康素养知识传播,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围绕“稳得住、有就业、能融入”的目标要求,持续开展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监测,加快健全集中搬迁社区治理体系,解决好户口迁移、上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地域归属感和社区融入感。全面排查入户饮水是否存在季节性供应不足、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水费收缴是否合理,集中供水点距离是否合规、水质是否达标,脱贫地区饮水安全运行管护机制是否健全、工作责任是否落实等问题,确保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通过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6152322人边缘易致贫户和168616人脱贫不稳定户以及因病因灾因学和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全方位、常态化监测。截至514日,“两类人员”已全部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同时,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准开展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内容的帮扶措施,确保“两类人员”不返贫稳增收。期间,对46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了产业帮扶,对327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了就业帮扶,对599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了健康扶贫帮困,对160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了生态帮扶,对15户边缘易致贫户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对168户脱贫不稳定户通过扶志扶智、低保兜底等综合性保障措施进行了帮扶。

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建立健全后续产业扶持长效机制,加大搬迁群众产业帮扶力度,积极谋划一批适宜集中搬迁安置群众的产业发展项目,有序推动搬迁群众向二三产业转移,确保搬迁群众在迁入地快速融入、全面发展。持续关注搬迁群众劳动力就业情况,联系就业部门,开展针对性、“订单式”技能培训,确保搬迁失业人员短期内能够实现再就业。积极联系组织、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完善集中搬迁安置区党的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及不动产权办理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截至5月初,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众不动产证办证率达94.5%

二、精心部署,全面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因地制宜谋划乡村振兴。在稳步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有效衔接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四个不摘”具体要求,紧紧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内容,协调各行业部门,全面谋篇布局乡村振兴,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针对一些原来贫困程度深、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确定一批重点扶持乡镇和示范村,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集中扶持,持续加大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增强脱贫地区发展活力和后劲。同时,在原有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不足,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建设工作。

继续推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利用各类扶持资金,继续推进产业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培育壮大区域劳务品牌,加强各类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一技在身,稳定就业,稳定增收。充分“三专一平台”和各类消费活动,畅通农产品购销渠道,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跟进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发展、稳定就业、快速融入等后续扶持工作,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很多工作存在多头管理、多头衔接的问题,衔接推进比较困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两委”和部分群众对驻村工作队依赖性较强,存在对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依赖的情况。

建议省级层面尽快出台有效衔接的相关政策,加强顶层设计,从村庄规划、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列入考核评价体系,以乡村示范点引领激发其他村社内生动力。建议省级层面加大扶贫干部培训力度从不同层面、不同形式开展深度培训,让各级扶贫干部尽快掌握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熟悉乡村振兴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