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市应急管理局】多次发布预警信息 与山洪灾害“赛跑”海东经受住了防汛“大考”
来源:    时间:2021年10月14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永兰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部分地段防洪堤塌陷损毁、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联合渠灌溉渠道遇险、化隆回族自治县石大仓乡项加吾具村人饮管道受损……入汛以来,强降雨给我市防汛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海东市应急管理部门多次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储备防汛物资,与山洪灾害“赛跑”,并最终经受住了防汛“大考”。据海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108日最新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汛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预警,预警,还是预警!

进入10月份以来,阴沉的天气虽然仍笼罩着海东大地,但对于防汛工作人员来说,最为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海东在今年汛期经受住了暴雨和洪水的侵袭。

然而,当再次回首汛期时的恶劣天气,还是令人心有余悸。汛期开始的6月份,据海东市气象监测结果显示,全市降水量6月份在40.6毫米至72.7毫米之间,这一数值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基本持平,其中民和偏多1成,互助偏少近1成。

7月至8月,海东降雨呈现出“七上八下”的显著特征,两月降水量在124.6毫米至254.3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各县区偏多2成至3成。其中8月份全市降水量在21.3毫米至89.1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各地均偏少,其中互助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偏少1成至2成,其余县区偏少4成至7成。

真正的考验在9月份如期而至。与常年同期相比,9月份海东市降水量偏多10%~15%

入汛以来,海东曾出现两次较大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725日至26日降水量达40毫米至62毫米,降水最多的是化隆县查甫藏族乡;914日最高降水量达44.5毫米,降雨中心在民和县马营镇。

也正是受这两场强降雨影响,致使化隆县石大仓乡项加吾具村的100米人饮管道及排架损坏严重,2处引水口冲毁;导致民和县总堡乡总垣村冉家社段抗旱应急管道工程阀门井下沉,致主管接口处断裂,管道中的水流冲刷形成面积约4000余立方米的塌方,同时造成下游40余亩农田被淹没。此外,降雨还造成民和县湟水河、巴州沟、隆治沟部分地段防洪堤塌陷损毁,总长达362米。冲毁引水口4座、渠道2300米、自来水主管道120米、沟道防洪护坡125米、排洪渠45米。

82日夜间至3日,互助县也出现了一次区域性中雨,局地大雨降水过程造成塘川镇联合渠120米灌溉渠道损毁。海东防汛预警监测平台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全市应急、水务、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协同,依托“三大运营商”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信息发布服务,期间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期,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6期,全市通过山洪及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共发送预警短信6.4万多条。

“这些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为提前转移、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作出了准确判断,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应对,应对,积极应对!

“今年之所以能够平稳度汛,和我市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不无关系。”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提前作好了汛情研判,应对措施分汛前、汛中有条不紊进行。

在汛前防御工作中,我市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健全防御体系,按国家和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市水务局随后也组织召开了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分析了防汛形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防汛重点工作。

与此同时,以物资储备铸牢应急防线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展开。“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草袋、麻袋、编织袋15万条,救生衣860余件,水泵、发电机、排涝设备300多台(套),砂石料1万立方米、铅丝27吨,挖掘机7台、装载机5台、车辆14辆,这些物资装备筑起了牢不可破的应急防线。”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全市各部门抽调的精兵强将迅速到位,奔赴防汛一线,筑起“人体长城”。其中,水务部门建立了应急抢险队伍,民兵预备役也进行了应急抢险训练,各县区与社会力量签订了物资储备和应急抢险协议,强化了应急防汛物资的储备和队伍建设,保障了防汛抗旱应急需求。

此外,通过不断修订、完善、优化各级各类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开展各类水库淤地坝防汛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应急能力,健全了防汛救灾体系,确保了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在具体防汛工作安排部署中,我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对全市水库大坝实行“联点承包责任制”,由各县区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本辖区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由县区县级领导包片联点水库,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共落实县级领导联点责任人40人,逐级逐步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三级责任人”60人和防洪度汛“三个责任人”70人,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在大坝醒目处设置公示牌,接受监督,切实健全了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的责任体系,压实了各方的监管责任。

一条无形的防线就此迅速形成,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24小时通信畅通,水情信息汛期每日一报、非汛期一旬一报,农业农村、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共享,让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无处遁形”。

防范,防范,全力防范!

防汛就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运筹帷幄的谋划,没有完善可行的“作战计划”,取胜就无从谈起。今年汛期,“战略防御”成为海东防汛最有力的“武器”。

针对海东多发地质灾害的实际,今年市应急管理部门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批转实施,同时会同省自然资源厅派驻的技术支撑单位对六个县区现有的15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期排查和监测,进一步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防汛又是一场“全民战争”,必须让全市各族群众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学会更多行之有效的防范知识。为此,我市开展了防汛抗旱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时间节点,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对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公众防御等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全民识灾、防灾、避险自救技能,增强了公众防治意识和科学应对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正是人防技防措施的到位,大大提高了我市防汛信息化水平和指挥决策能力,也使山洪及地质灾害防御常识深入到千家万户,使当地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大大提高,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应,全市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补漏,补漏,一个不漏!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消缺补漏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市防指办4次组织召开防汛抗旱形势分析研判会,结合海东市情,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对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了分析研判。

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灾情,省防指办会同省气象局对海东市及所辖六县区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督查组实地查看了物资储备库、防洪点、防洪工程,黄河民和金田段、灌区动力渠引水口、水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亚行贷款项目——湟水河河道整治工程(平安段)、病险水库等。现场对预警设施、重点部位建设和薄弱环节整改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根据省防指办指出的3个方面的问题和100余项隐患,市防指办及时安排整改工作,整改率达99%

为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市政府今年还下发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知》,充分发挥防指办职能作用,重点了解掌握各单位、各部门对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救灾的安排部署、国家省市有关防汛救灾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汛前隐患排查整治、预案编制修订、防汛物资储备和使用等情况。督促指导各县区及时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对所辖乡镇的责任落实情况、隐患风险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抢险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特别加强了对水库、淤地坝、河道、小型水电站等重点区域的巡查防守,强化病险水库和超汛限水位水库的隐患排查,确保县域内水库在汛限水位以下,淤地坝空库运行。

期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包片责任单位、水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开展了10次督导检查;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督查,共检查水库69座、淤地坝141座,排查重点河流65条,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841处,存在安全隐患166处,已整改完成88处,限期整改78处。

同时,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组、水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共发现问题728项,并督促各县区对省市督查发现的问题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整改,做到立行立改,逐个销号。

此外,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及巡视检查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河道流量变化,严格险情首报责任制,坚决杜绝谎报、瞒报、迟报、漏报现象发生,做到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各类事故灾害及时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