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胡生敏)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统筹抓好市场监管和疫情防控两件大事,压实闭环管理,对辖区内重点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和病毒消杀进行全面巡查,提高广大经营者对新冠病毒的防控意识,搭建隔绝病毒屏障,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
农贸市场、酒店、商场、超市和药店在疫情期间是人员密集场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消毒杀菌工作至关重要。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前期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将环境卫生和消毒杀菌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重点检查市场主体负责人思想认识是否到位、防范工作是否到位、管理控制是否到位、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是否到位。要求企业负责人担负起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建立工作人员体温检测登记册,经营场所必须在消毒完成后方可营业,使消杀工作真正做到无死角、无遗漏、不间断、全链条、无缝隙。农贸市场、酒店和大型超市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对所有进入人员测量体温,体温不正常者不得入内,若发现发热患者及时报告所在社区或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要求酒店认真仔细做好大厅、各楼层、客房的消杀工作,在电梯门口张贴限乘人数温馨提示,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杀,并如实做好每次消杀记录;产生的垃圾应套袋加盖,密闭保存,日产日清,消除病媒滋生的环境。
海东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农畜产品、日用品价格检查,实行价格信息日报制度。市区联动,坚持点防和面防结合,急防和常防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市场监管所的前哨作用,对重大安全风险(乡村诊所、农村红白喜事等)实施重点提醒、重点督促、重点指导、重点管控。
此外,为保证办事群众安全,河湟新区窗口全面落实全员核酸检测上岗、定时场所消杀、岗位人员行动轨迹监测、坚持个人安全防护、体温定时检测等疫情防控要求,为广大办事群众全面提供安全可靠的办事环境。期间,全市开辟登记注册业务绿色通道,各登记注册窗口全面开辟抗疫用品及生活保障用品生产、运输、采购企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实行企业登记材料容缺、容错办理工作机制,允许企业后补设立变更登记缺失材料,从快办理业务流程,全面降低抗疫企业办事时间成本,提升企业效率。
目前,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已全面开通网上、掌上办理功能,疫情期间,95%以上业务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工作模式,并建立政企联系工作机制,针对现场办理事项,采取急事分时段预约、一般事项延后办理等措施,全力疏导办事人流,避免人员聚集。同时,为应对平安区道路封控措施影响,海东市监局暂时取消河湟新区窗口、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之间的业务职能划分,实行业务材料、办结件收发双窗口工作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择窗口办理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