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互助县】盘绣园里来了“小绣娘”
来源:    时间:2022年01月20日    

海东日报记者 巴迎桂 报道

“奶奶你帮我看看,这朵花搭配这个线好看不?”穿针引线、描花刺叶,近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索兰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绣坊扶贫车间里来了位“小绣娘”——今年13岁的姚马村村民胡晓娟,在假期里跟着61岁的奶奶张三姐学起了盘绣。

在绣房忙碌的绣娘里,小小的胡晓娟显得格外亮眼,虽然年纪小,但手下的功夫却一点也不慢。只见她安静地坐在工位上,左手拿着鞋垫,右手熟练地穿针走线。配线、穿针、起针、打结……两条红色的丝线,在胡晓娟手中上下飞舞。她一边绣一边向奶奶询问绣盘绣的技巧。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太阳花便在胡晓娟指尖“绽放”。

今年13岁的胡晓娟,接触盘绣已经近三个年头了。“我在四年级的下学期就接触盘绣了,很喜欢,年前我跟着奶奶一起学盘绣,很开心。”

具有“两针两线”独特针法的土族盘绣,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姚马村有了盘绣扶贫车间坊,办起了手工针织坊,在小鞋垫上做大文章。姚马村的33名绣娘们受益于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在索兰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兰索卡的带领下,离开了一年365天围着转的锅台,依托政府举办的刺绣专业培训班,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其中,胡晓娟的奶奶张三姐就以最不显眼的手工鞋垫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希望门”。

“我们靠着盘绣过上了好日子,希望我们的手艺一直传承下去,孙女喜欢盘绣,我也有劲头好好教她。”张三姐说。

目前,互助县仅盘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达34家,绣娘7000余名。2020年以来,互助县全县加工生产盘绣产品10万余件,销售收入达2200万元,盘绣产业已成为助推当地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的“巧手产业”, 绣出了“彩虹故乡”的幸福生活。

为进一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互助县着力增强全社会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由互助县教育局和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共同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土族盘绣、土族花儿、土族民间法舞、宴席曲、民间小调等一大批优秀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在校园里进行活态展示,调动了全县师生学习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更多青少年加入了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队伍中,让优秀民族文化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