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平安区】文明乡风吹遍古驿大地
来源:    时间:2023年04月23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富生 报道

时下,行走在海东市平安区的乡村田园间,水清、路洁、村美、民乐,沉淀出乡村之美的醇美与从容,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隽永画卷。

美丽蝶变缘于平安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精雕细琢。近年来,平安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标,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迈进,广袤农村文明新风激荡,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民风美化、农村文明进步。

目前,平安区累计创建“五星级文明户”15492户,创建率达51.17%,一缕缕文明新风浸润心田,一朵朵文明之花灼灼绽放,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聚焦美的目标 激活发展新动力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打造农村精神文明高地,就是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更美好。”平安区文明办负责人说。

围绕惠民目标,平安区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精神内涵,广泛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发挥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服务作用,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文明创建,浸润群众心灵。

区级层面多方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全民阅读等活动,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美德熏陶;乡镇(街道)层面打造文化品牌,积极探索挖掘非遗物质文化“竹马子”“五鬼顶灯”“敬德洗马”等,广泛开展拔河、射箭、篮球比赛、社火演出、文艺展演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文体活动;村(社区)层面组织村民群众开展“二月二”“六月六”文艺演出等文艺活动,激发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文育人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筑群众精神家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宣传廊、宣传栏、墙体建筑、电子屏等设施,以图文形式打造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阵地”尽显文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成为平安区乡村建设的独特风景线。

打造美的环境 建设宜居新家园

漫步在古城回族乡古城村的村道巷尾,围墙已经抹灰粉饰、护栏已经安装、路灯整齐排列,这是平安区着力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截至目前,平安区覆盖8个乡镇(街道)92个村,修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小游园、射箭场等公共场所,配备各类健身器材,扩大群众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近年来,平安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从处理农村垃圾、整治卫生死角、建立日常保洁、革除传统陋习、绿化美化家园入手,积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探索,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建立“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加大对各类垃圾的收集清运,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查督查力度,全面完成垃圾堆放点的整治任务;各乡镇(街道)合理布局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配齐垃圾清运车、垃圾斗、垃圾箱等环卫设施。

全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2.8%、生活污水有效管控村庄占比达29%、天然气通气村庄占比达19%、全区村庄道路硬化覆盖率达100%、村庄绿化率达97.85%、村庄亮化率达90.32%、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6%、残膜回收率达90%。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管护长效机制有效运行,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提升美的内涵 引领文明新风尚

美丽乡村,美在风气、美在风尚、美在风俗。近年来,平安区把培育文明风尚贯穿到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精心构筑美丽乡村“大花园”。

在平安,越来越多群众愿意弘扬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社会风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移风易俗。为了倡导文明新风,平安区深入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树立良好家风、共创文明家庭等宣传教育活动。

移风易俗得民心。全区116个村(社区)积极修订村规民约,把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作为重点,以群众建议为基础,探索把办事范围、彩礼金额、随礼标准等内容修订进村民公约,对婚嫁彩礼、礼金、宴席等制定具体量化标准,实现红白喜事制度化和规范化。

典型评树扬正气。平安区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典范评选活动,通过身边典范和生动事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树立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模范人物;各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立起高“含金量”的大学生荣誉墙,引导农村孩子们汲取榜样力量,发奋进取、努力拼搏,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小小荣誉墙折射出的是重学兴教的文明素质及耕读传家的浓浓乡风,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培育美的产业 共享幸福新生活

发展产业、富裕农民,让广大农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在平安区假发工厂里,十几名工人正忙着赶制一批订单,韩玉娟认真检验着每一道工序。如今顾家又挣钱,让韩玉娟脱贫后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出了家门进厂门,每月至少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我能过上好日子离不开这家工厂。”

近年来,平安区推出群众增收“新办法”,制定《平安区农村居民增收帮扶工作方案》,结合群众务工需求,深挖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的用工潜力,全力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带动农户就业720余人,发放劳务工资700余万元,积极开发就业、光伏、保洁等公益性岗位1500余个,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尤其是富硒羊肚菌、富硒红提葡萄、富硒鸡蛋、富硒大蒜、富硒金丝皇菊、富硒牛羊肉等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在平安区开花结果,让越来越多的特色小产品带动起大产业的发展,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缓缓铺开。

记忆中的乡村,乡愁中的田园,正在经平安人民的巧手,建设成美丽幸福的家园。今日平安,美丽乡村建设新曲正酣,乡村振兴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