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互助县】土乡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来源:    时间:2023年06月16日    

海东日报记者 邓成财 通讯员 李义霞 白有霞 报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

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坚持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如今,在土乡大地,一幅幅“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画面徐徐铺开。老人们吃不愁、病不忧、乐有伴,在养老服务机构里,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处处洋溢着快乐与温馨。

“幸福驿站”里的幸福事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互助县威远镇南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里面的布置温馨舒适,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一进门就看到老人们聚集在此,跳舞、绣花、唱曲,还有的在接受康复理疗,一幅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72岁的王联邦,每天都会到日间照料中心弹弹琴、唱唱曲,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已成为他的日常,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

“我们在照料中心,一天就是吹拉弹唱,每天过得都很开心,依靠党的政策,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好场所,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大家心里非常高兴。”王联邦说。

这里的老人虽风霜满面,晚年生活却七彩斑斓。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们休闲有了去处,娱乐有了伙伴。照料中心还按老年人健康营养标准提供午餐,口味以清淡为主,每天轮换不同菜品,让老人们不出社区就可享受暖心“食”光。

社区居民段素芳告诉记者,女儿上班了,一个人在家里很孤单,在照料中心可以和这里的老人们一起说说话、做做针线、聊聊天,挺开心的。

威远镇南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长吴有莲表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空巢独居老人就餐难、家人照料负担重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了膳食供应、生活照料、康复保健、休闲娱乐等日间托管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社区连着千万家,服务老人显真情。为了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互助县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目前,投资1200万元在主城区东街、西街、南街、鼓楼、明珠5个社区都设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适合老年人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中心设有康复室、餐厅、健身房、休息室、阅览室等功能区域,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

幸福院里夕阳红

在东山乡吉家岭幸福院记者看到,临近午饭时间,幸福院的厨房里早已忙碌起来。不一会,工作人员为老人们倒茶端菜,浓浓的暖意和韭菜盒子的香味弥漫在幸福院里,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吉家岭村是一个典型的土族聚居村。曾经的吉家岭村位于大山深处,农户居住分散,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务工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村的村民,制约着村庄的发展。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2014年吉家岭村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整村从大山深处搬至了公路边。搬迁后,交通方便了,吉家岭村的劳动力开始大量外出务工,依靠务工,吉家岭村在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劳动力的外出,导致该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吉家岭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吉家岭村投资130余万元,在新村新建了上下两层共339平方米的农村幸福院,并逐步完善了吃、住、学习、休闲、健身等配套设施。20195月,吉家岭村的幸福院正式投入使用。

“村里没有幸福院的时候,每天只能一个人在家里坐着,没有聊天说话的人,感觉日子过得很孤独。现在,每个月给幸福院交100元,每天不仅能按时按点吃上可口的饭菜,还能和其他老人用土语交流沟通,一起看看电视、锻炼身体,感觉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幸福。”东山乡吉家岭村村民李林福说。

幸福院的建成有效解决了“留守老人”就医、就餐、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照料服务问题,自运行以来深受村民和老年人们的好评。

在哈拉直沟乡毛荷堡村张华德家记者看到,身穿蓝马甲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测量血压,她们定期为服务对象上门开展理发、修剪指甲、打扫卫生、清洁厨房等服务。身着蓝马甲的81名工作人员每天活跃在土乡的村村落落,用实际行动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与关怀传递给了6149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哈拉直沟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胡发兰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日常照护、陪同就诊、精神慰藉、衣物被褥清洗、个人卫生清洁、助浴、家庭保洁、康复理疗等多方面的服务,真正做到养老不离家,让老人舒心、儿女安心。

据了解,为加快补齐城乡养老服务短板,近年来,互助县加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先后投资670万元在156个行政村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极大地满足了农村老人养老需求。

老有所依暖意浓

在互助县社会福利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院落。在花香四溢的院子里,福利中心的老人们扭秧歌、做操,一个个沉淀了岁月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见到85岁的李生堂老人时他正在房间里拉二胡,六年前老伴去世后,自己一人独居,儿女们都很忙,没时间照顾他,和儿女们商量后,他来到了社会福利中心。

在福利中心,李生堂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以前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村里闲逛,看人家打牌,碰上感冒发烧也没人照应。现在在福利中心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均衡,衣服也有人洗,住得干净又舒适,老人们一起娱乐、互相照料,不仅过得舒心,家里人也放心。

据了解,互助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于2015年,属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由互助县夕阳红老年人服务协会承接运营,目前入住老人140人,2021年被省民政厅评定为三星级养老机构。福利中心两人一间房,房间内配有独立卫生间,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人们做饭。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卫生清扫等也都有护工负责。茶余饭后,老人们还可以打牌、健身、看电视、听音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互助县夕阳红老年人服务协会副会长刘林森表示, 夕阳红老年人服务协会本着“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服务宗旨,为社会福利中心218名残疾特困老人提供了医疗服务、社会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服务。

在青海恒生长者照护中心,我们看到几个“老宝贝”也紧跟潮流,加入到了“挖呀挖”的行列中。老人们面带微笑、精神饱满,手上的动作也十分熟练,工作人员介绍,她们将这段简单易学的手势操融入到了老人们的日常活动中,深受老人们的喜爱。

走进89岁高龄老人杜春芳的宿舍,房间设有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应急服务呼叫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杜春芳有两个孩子,退休之后,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外孙,这些年孙儿都已成家了,她自己在家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所以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这里的吃住挺好的,吃的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花样多、不重样。生活当中,护工们一天将我们住的整个楼层的卫生打扫得特别干净,态度也特别好,有什么需求告诉他们,他们会想办法解决。”入住老人马香兰说。

互助县民政局副局长程发栋表示,近年来,互助县民政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2.8亿元,建成和投入运营养老机构3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56个,城乡养老基础设施覆盖率分别达62.5%56.8%

同时,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不断延伸服务范围,互助县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设立了6个居家养老基层工作服务站。大力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双签约”服务,加快完善以餐饮、休闲健身、就医、精神慰藉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累计开展各类服务达5万人次,日均服务达300余人次。

如今,在土乡,养老正在变为享老,温馨的环境,安详的生活,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让互助县养老护理机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让土乡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