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乐都区】“农文旅”融合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来源:    时间:2023年06月28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永兰 实习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我是专门趁着节假日来海东旅游,到乡间小道畅享宁静,在大棚采摘新鲜果蔬,和三两好友农家院举杯畅聊,现在的海东变化实在太大了。”眼下,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出行的首选,在海东市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厚重的农耕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形成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些新变化让西宁游客李有鹏流连忘返。

以乐都区为例,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积极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发展休闲农业、挖掘乡土文化、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上不断摸索,创建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赋能、旅游产业为牵引,形成农文旅融合的新型产业,助推乡村发展迸发新活力。

尤其去年,高庙镇因地制宜,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锚定“大棚产业”,将农耕体验“牵手”乡村旅游,把果蔬产业摆在农业产业主导地位,积极争取项目,在段堡村、新盛村新建深冬温室大棚41座,扎门村新建深冬温室大棚38座,新庄村新建深冬温室大棚7座。

这些大棚以现有的乐都长辣椒、乐都大樱桃等蔬菜、水果种植为基础,引进新品种水果,如草莓、西瓜等,积极探索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休闲旅游,全面展示了高庙镇蔬菜瓜果之乡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游客多了,村庄火了,经济也就‘活’了,现在我们村不仅有农家院,还有大棚产业,有好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相信我们村会越来越好。”端午节期间,看着游人如织的场景,新盛村党支部书记李积智信心满怀地说。

李积智告诉记者,去年新盛村党支部立足当地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把大棚种植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积极组织群众发展大棚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同时不断调整大棚蔬菜产业结构,在种植乐都长辣椒、西红柿、黄瓜等传统优势农作物的基础上,引进草莓、樱桃等经济作物,做大做活做优大棚种植产业,开放大棚采摘,让大棚种植老产业焕发新生机,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一村一品”的产业兴村之路。

如今,走进新盛村,村道旁一栋栋银色的铝合金钢架大棚鳞次栉比,成片的果蔬拔地而起,整齐划一,勤劳的菜农忙得不亦乐乎,显然,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让大棚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文化是乡村的魂,乡村也是文化的记忆,为了增添文化幸福感“底色”,今年5月,乐都·卯寨第二届乡村文化旅游艺术节成功举办,以河湟社火、贤孝、花儿等传统河湟文化曲艺组成的多台文艺汇演,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展现了独具魅力的河湟文化,给群众送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近年来,高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春节、“三八”、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最具高庙社火特色的高跷、矮跷和亭子,西北民间曲艺贤孝,民俗传统唱法花儿等节目纷纷登台亮相,通过传统民俗、技艺展演等形式,全面生动呈现高庙镇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把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延伸到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随着乡村游、自驾游持续火热,也带动了周边的农家乐餐饮市场的消费。今年,依托农村自然生态和田园风光,新盛村融合农文旅于2022年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修建了10座星空屋,用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打造乡村旅游新经济。目前,星空屋已全部建成,依托半山别院农庄、百亩杏林和乡村田园风光等资源禀赋,打造成集田野风光、林地游乐、聚餐休闲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亮点”。

其中,东村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依托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2022年争取杂果林基地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修建杂果林基地5.33公顷,将旅游观光、果品采摘、餐饮休闲等集于一体,积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盘活了集体资源,也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农文旅赋能,乡村共富。在今后加快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庙镇将根据农耕时节、乡村旅游资源景观时节,组织体验农耕、周边乡村旅游等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吸引参与者前往农村,体验农耕乐趣,争取把乡村的农副产品变成商品,闲置民房变成民宿,优质的乡村生态风景变成景区,不断带动村集体收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