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化隆县】乡村振兴的“化隆故事”
来源:    时间:2023年09月25日    

海东日报记者 周晓华 报道

翻阅历史,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系拉脊山山脉东端南侧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看山山高、看沟沟深,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县域经济发展较滞后;

回首来路,化隆县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改善,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展望前路,从乡村美到百姓富,从产业兴到新风劲,一场围绕着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黄河岸边的这座小城开展得热火朝天,一个个富有时代新意的“振兴故事”,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书写在化隆大地上。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聆听化隆县乡村振兴的脉动。

振兴故事一:小田变大田 村民共致富

仲秋时节,沿着化隆县巴燕镇乡道一路向北,行使15分钟左右,便到了巴燕镇金家庄村。金灿灿的麦子犹如金色的毯子铺展在道路两旁,一辆辆收割机驶入麦田,村民们正在抓紧时间抢收,麦田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听村党支部书记说,今年秋收后,我们啥也不用管了,就等着在家收钱。”今年67岁的冶金录一边收庄稼,一边告诉记者,他家里的6亩耕地,常年种植马铃薯、油菜籽。但从今年年底开始,他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了。

冶金录口中的“啥也不用管”,是今年化隆县委、县政府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党建引领,统一种植,共同致富”。

记者了解到,金家庄村属浅脑山地区,全村共3011178人,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脱贫户84334人、监测户420人,脱贫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0%,也是巴燕镇脱贫人口最多、脱贫面最大的村。

但是,金家庄村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常年在外务工,主要从事拉面产业,村内“老弱病残”留守问题比较突出。谁来种地、如何增收一直是金家庄村想要破解的难题。

对于金家庄村而言,“统种共富”的模式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金家庄村成立了全省第一个由村集体经济入股的土地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化隆金麦田集体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冶成良任合作社理事长,与涉地的97户农户签订土地入股协议,将集中连片的61.33公顷土地进行统一整合。

冶成良告诉记者,村民将自家的小田入股到村集体成立的合作社,土地经过推平地界、沟壑、田垄,将小田变大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村民入股后,每亩地有60元的保底金,秋收后还能按净收入的70%进行分红。

“土地推平后,预计多出5%的土地,意味着村集体收益变多,统一种植后成本降低、收益增加,不计劳力的情况下,每亩地纯收益在520元左右,比农户自种收益提高了30%左右。”作为金家庄村“统种共富”的带头人,冶成良信心满满。

从农户变股东、从小田变大田、从手脚忙起来到腰包鼓起来……对于金家庄村的97户入股合作社的村民来说,“统种共富”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脱开了身,还拿到了钱。

粮食丰产丰收既关系着百姓的“钱袋子”,更关系着“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一时代命题。

如何让“统种共富”的模式越来越好,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一场新的农村改革正在悄然兴起,化隆县也正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努力探索着。

振兴故事二:小庭院变身“增收园”

时下,走进化隆县甘都镇东五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巷道,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房屋,犹如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无不彰显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变化。

走进东五村双门农家院,只见农家院经营者马占林正和家里人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客人,干净整洁的小院里充满了活力,俨然是一幅让人向往的生活美景。这里既是马占林一家人的老家,也是他们一家人的“增收宝地”。

自家小院能变成现在这么红火,是马占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房子盖起来好几年了,以前也没啥规划,一直放着没装修。今年,政府指导我们发展庭院经济,我们才把自己家的小院打造成了农家院。”马占林高兴地说道。

马占林一家原来在山东省临沂市经营拉面生意,如今老家红火的生意让一家人打心里觉得返乡创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跑来跑去还是觉得自己的家乡好,我相信家门口的好风景,也会变成‘好钱景’。”马占林告诉记者,现在一天基本能接待六七桌客人,自己挣到钱的同时还带动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

无独有偶,在甘都镇还有许多像马占林一样返乡开农家乐的村民。

甘都镇桥头村村民韩建成高中毕业后便一直在福建省三明市、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陕西省西安市等地做餐饮生意。厌倦了在外面东奔西跑和漂泊不定的生活,韩建成决定回家乡创业。

干点啥好呢?干了十几年的餐饮,怎么也不能把自己的老本行丢了。说干就干,韩建成将自己家的小院经过一番改造后做起了餐饮生意。

韩建成的初衷便是:在自己家门口开农家乐,做最正宗的农家饭,给客人家的感觉。“开农家乐,首先定位要清晰,农家乐不是星级酒店,农家乐就是要把菜做出家常的味道,我们要用味道留住客人。”韩建成告诉记者,他还在院子留了一块地用来种植时令蔬菜,这也是他留住客人的“法宝”。

每到周末假期,韩建成的农家院里生意就十分火爆,一桌难求。“庭院经济发展起来了,能在家门口赚到钱,还跑那么远干啥,现在我过得才真的是向往的生活。”韩建成告诉记者,自己农家院里的服务员都是桥头村和附近村的村民,每个月固定工资3600元。

采访结束时,韩建成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接到了预订电话,周末有一家六口要来农家院吃饭,他们又该忙活了,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甘都镇日渐火爆的“庭院经济”只是化隆县发展“小养殖、小加工、小作坊、小农家乐、小买卖”为主的“五小”庭院经济项目的一个缩影。

鼓励农户改造自家农院,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种菜种花种果;支持有条件的村利用闲置庄廓建立小工厂;通过在家门口开设摊位、销售当地农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举办庭院经济养殖技术培训班;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庭院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近年来,化隆县把庭院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让农村的“方寸闲地”增收又增绿,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如今,“庭院经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化隆群众,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庭院呼之欲出。未来,这些沉睡的资源,将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内生动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振兴故事三:“千佛缘”里种出致富果

秋天的化隆县,群山叠翠、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走进位于甘都镇的“千佛缘”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排排设施大棚十分抢眼。大棚内翠绿色的秧苗绿意盎然,鲜嫩的乳瓜挂满枝蔓,几名前来务工的群众正在说说笑笑地采摘乳瓜,一派丰收的景象。

说起丰收,一个皮肤黝黑高个子的中年男子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千佛缘’的地理位置很好,土质也不错,我有信心能种出来好多优质的蔬菜瓜果。”说话的这位男子便是化隆县泊越循环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刘四华。

记者了解到,该农业园占地面积61.65公顷,由化隆县泊越循环农业合作社承包经营。产业园打造了西瓜、水果萝卜、玉米、奶白菜、果树等六个基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大棚外的瓜田里,一个个青绿滚圆、个头壮硕的冬瓜成排“躺”在地上,憨态可掬。采摘工人们忙着托起手中沉甸甸的黑皮冬瓜,紧张而忙碌地搬上大货车,几小时就装满了好几车。

“除了冬瓜,‘千佛缘’里种植的西瓜也是一绝。”化隆县农科局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马丽娜告诉记者,这里种植的西瓜是“双红金五”品种,甘甜味美、饱满多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刘四华告诉记者,他去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化隆县,并扎根化隆研究瓜果种植。而甘都镇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是让他充满信心的原因之一。

奔腾不息的黄河在这里缓绕了一个大弯。得黄河水资源之利,同时地处高原,充足的光照及适宜的昼夜温差,使得“千佛缘”现代农业产业园种出的瓜果甘甜味美、饱满多汁。

在乡间的田野上,秋风吹拂,瓜果飘香。前来务工的村民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争分夺秒地忙碌着。“千佛缘”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就业。

“从开始建设这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以来,我们隆康村和周边村的村民们就来这里打工,少的时候十几个人,多的时候有几十个人。”甘都镇隆康村村民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化隆县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五个十万亩”为契机,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稳定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化字号”农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为抓手,依托农业项目示范带动各村有序流转土地,吸引更多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地域资源禀赋,开发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有机西瓜、优质小麦、油菜籽、马铃薯、青稞等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将来的“千佛缘”必将成为化隆县的“菜篮子”,海东的“后花园”,全省的“标杆园”,在全面带动化隆县沿黄地区果蔬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加速带动甘都镇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的步伐,成为化隆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振兴故事四:联户帮扶“联”出好日子

9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在甘都镇甘都街村,70岁的李得成吃过晚饭后,拿起了水管走向了自家的菜园子,精心照顾着园子里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

看见记者一行到来,李得成便放下了手头的事,一个劲地让记者进房里坐。推开房门,新盖的封闭式新房里沙发、茶几、柜子样样齐全,茶几上放着一个水杯和半个吃剩下的焜锅馍馍。

“阿爷,家里就你一个人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得成显得有些难过:“老伴一直在女儿家里,儿子去西宁打工了,这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原来两年前,李得成的妻子从地里劳作完后回家的路上,不慎从电动三轮车上摔了下来,导致瘫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李得成一家更是雪上加霜。

房子塌了、老伴瘫痪了、自己的腿疼病也一天天严重了起来,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李得成的肩上,让他一度喘不过气来。

正当李得成为倒塌的房子和妻子高额的治疗费发愁时,化隆县旺宅开发有限公司的人来到了李得成的家里,帮他盖起了新房。前不久,李得成搬进了新房,他紧皱着的眉头也日益舒展开来了,许久没有笑容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感谢焦董事长,帮助我们翻修家园,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说起为自己盖了新房的企业老板,李得成竖起了大拇指。

一江清水奔流去,黄河岸边追梦人。这几年,在化隆县有很多这样的帮扶故事。

化隆县德恒隆乡卡什代、哇加、若索、东加、德二等村,返贫致贫风险监测户马牙海牙、马舍乃、官却吉、马成林等9户边缘户收到4家企业送来的慰问品及慰问金。卡力岗山上的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百企联百户”的温暖。

在牙什尕镇下多巴二村困难群众冶乙四哈尕家里,化隆县委书记张爱如给他送去帮扶爱心款,并给他加油打气,承诺为他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希望的田野见证了化隆“干部联百户”带来的幸福生活。

……

近年来,化隆县创新开展“百企联百户”“项目联农户”“干部联百户”系列帮扶活动,128家民营企业和244户监测户结对,项目带动2275人,发放劳务报酬1448万元。全县党员干部累计捐赠帮扶资金245.87万元。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个个生动的帮扶故事,成为化隆县乡村振兴道路上最鲜活的场景。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路走来,记者深切感受到化隆县坚持从村集体经济基础、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规划、分类探索、先行先试,由广大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有效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一大批“生态村”“网红村”“试点村”,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化隆县干部群众笃定前行,因地制宜接续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走好符合化隆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不远的将来,一幅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乡村兴旺图景必将呈现在化隆的山川大地上,也必将激发20万化隆儿女继续发力奔跑,续写一个个精彩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