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化隆县】马阴山下村美民富产业兴
——走进乡村看振兴系列报道
来源:    时间:2023年09月27日    

海东日报记者 韩世伟 报道

“山村风物带烟霞,曲水湾环绕郭斜。” 当秋日清晨的阳光照进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的河谷时,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飘起一层白雾,沿河的村落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烟囱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一眼望去,俨然一幅青山水墨画。

近年来,昂思多镇聚焦乡村振兴,在大力发展高原畜牧业,实施露天蔬菜种植项目的同时,同步推动乡村治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在这片大地上全面展开。

牛儿肥壮日子甜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往上盘桓前进,吹着山风,嗅着花香,不觉中已到达目的地——昂思多镇阴坡村村集体养殖草场。

见到记者来访,头戴一顶草帽、身着黑色衬衣的张峰连忙过来打招呼。阳光照在他黝黑的脸庞上,浓眉下那双眼睛深邃而又明亮,谈话间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看看,我养的这些牛,个个吃得膘肥体壮,毛光色亮,养得多好啊。”张峰满脸笑意地说道。远处的牛群,黑白相间,正悠闲地甩着尾巴,吃着天然的牧草,时不时发出哞哞叫的声音。

据张峰介绍,在他承包之前,村里的牛都是承包给外人的,“我们村上的牛,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村的人来养。”有了这个想法,张峰说干就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12月,阴坡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宜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将村集体经济的64头牦牛通过“支部引领+村牛户育”的方式,承包给张峰进行养殖。

根据签订的协议,张峰承包的时间是2021121日至2027121日。在这6年时间里,张峰除了要归还64头牦牛以外,还要向村集体上缴15头成年牦牛和3头一岁小牦牛作为承包金。

“现在草场里有127头牛,今年以来,已经生产了32头小牛犊。”张峰一边招呼妻子去收拾饲料,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他们夫妻二人不需要外出务工就能赚钱养家了,每天早出晚归,两年下来就将原先的64头牛翻了一番。

6年的时间,算上承包金,村里总共可以收回82头牛,这对于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阴坡村党支部书记白克建说道。

现在,张峰夫妻二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将牦牛群赶到牧草丰盛的地方放养。牛想养得好,饲料是关键,除了山上的天然牧草外,张峰还自己种植了青草,也会从其他地方购买青贮饲料,“牛只有吃好了,上膘才会快,肉的品质才会更高,卖出去的价钱也就高。”

如今,张峰夫妻二人,除了养127头牛、种12亩青草外,还种植了2.8公顷麦子,每天笑对生活,致富路上“牛”劲十足。

满目苍翠入画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秋日清晨,站在昂思多镇尕什加村的山头俯瞰整个村庄,透过薄雾能看到群山环绕着村子,黛青色山巅若隐若现,而尕什加村大大小小的民居犹如一颗颗宝石镶嵌其中,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走进村庄,空气清新甘甜,道路干净整洁,绿植、野花摇曳生姿,农舍庭院干净整洁……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我们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植树造林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村中巷道、房前屋后等,种植花卉增绿。”村党支部书记刘生林说,“每年的春秋两季,我们还会组织村民上山种树,村民就像住在森林里一样。”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化隆县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尕什加村动员村干部、学生、村民、护林员、僧侣等,以春秋两季全民植树为契机,鼓励村民“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植树造林不仅要植绿,还要护林,我们专门从本村的脱贫户、监测户中选出护林员进行护林工作。”刘生林告诉记者,护林员一年下来有1万元的收入,实现了“以林养人”和“护林脱贫”互利双赢、脱贫富民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过去一进村就看到道路两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一条臭水沟常年淤塞,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路也窄,车根本开不进来,只能停在马路边。” 尕什加村藏族大爷完么才旦指着穿村而过的小河流感慨道,曾经的“黑臭水”如今成了全村的“幸福水”,“现在村里的环境打造好了,大家的卫生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村里还有保洁员,干净多了。”

据刘生林介绍,现在村里有10名保洁员,划片区负责村道路两旁、沟渠、巷道、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我们在聘用保洁员时,会充分考虑到脱贫户的实际困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脱贫户。脱贫户曾娘个为人老实、工作勤恳,非常珍惜保洁员的工作岗位。” 刘生林说道,聘请脱贫户担任保洁员,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解决了脱贫户的就业问题,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昂思多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计出动铲车12台次、挖机25台次、翻斗车及农用车50余辆,投入人力800余人次,清除乱堆乱放柴草、杂物等2000余处,清运生产生活垃圾20余吨,清理废弃广告牌60个。

如今的昂思多镇,山、水、林、田、路无处不显现绿色生态之美,无处不彰显出地域特色之“靓”。

沃野田畴绿意浓

近日,昂思多镇红二村的露天蔬菜迎来丰收季。

走进村民李文明的露天蔬菜种植农田,连日的采收已经让菜地的颜色显露出层次:绿叶白菜、橘黄色的胡萝卜、黄绿色的大葱、青红相间的辣椒、绿油油的蒜苗,色彩来回跳跃,生机勃勃。

李文明正忙着摘菜装车,抱起收获的大白菜,扒掉外层多余的菜叶,将一颗颗紧实的大白菜在地头码好,准备装车运回家。在他脚下,棵棵翡翠般的大白菜整齐排列,翠绿的菜叶包裹着鲜嫩的菜心。

“今年总共种了87亩露天蔬菜,其中大葱种植最多,超过了45亩,剩下的种植了蒜苗、甘蓝、白菜、胡萝卜和辣子。”李文明举着手里圆滚滚的大白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李文明的露天蔬菜已销往周边各县区,大葱、白菜亩产均在3000公斤左右,估计今年的总收入也有几十万元了。“以前种菜的时候,还要大老远地跑去县城购买化肥,现在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给我免费提供高效化肥,为我减轻了不少负担。” 站在田埂上,望着郁郁葱葱的大葱,李文明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幸福。

“我们积极动员村党支部、合作社以流转土地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全面种植露天有机绿色蔬菜,形成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昂思多镇副镇长韩晓平表示,近年来,昂思多镇壮大“党建+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发展模式,加快露天蔬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扎牢“粮袋子”、拎稳“菜篮子”。

宽阔平坦的道路、绿意盎然的植被、村民淳朴的笑脸……马阴山脚下的这片土地通过昂思多镇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绘就了土地生金、产业富民、乡村变美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