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要闻
【互助县】集体经济强 百姓日子旺
——走进乡村看振兴系列报道
来源:    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海东日报记者 陶成录 通讯员 包永斌 报道

阡陌大棚,瓜果蔬菜丰收于此;泰盛庄园里,游客陶醉于山水美食之间;扶贫车间里,一张张笑脸成最美的风景……生机勃勃的土乡大地,处处散发着活力。

这活力,源于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聚力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提效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全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土乡大地徐徐展开……

多点发力 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

走进五峰镇七塔尔村,一幅“路畅、景怡、村美、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漫步在七塔尔村的游步道上,观赏着乡村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不由得让人感叹如今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发生的巨大变化。

村党支部书记李得庆正带着村干部察看村集体经济项目烧烤小木屋。今年以来,乡村旅游回暖,七塔尔村将4个烧烤小木屋以1.2万元的价格对外租赁,实现了“小烤房”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另一旁的七彩果蔬采摘园里,前来采摘的当地村民络绎不绝。大棚里的辣椒、西红柿、草莓等蔬果长势喜人。“果蔬园占地10亩,每年可种植两茬蔬菜。”大棚承包户刘虎说,目前6个大棚里的果蔬品全给互助县东部市场做批发,村民也可以来采摘购买。

2022年以来,七塔尔村在乡村振兴项目上狠下功夫,依托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以村委会及村级文化广场为中心,102省道沿线为产业发展带,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渔业养殖、果蔬采摘为一体的链条式产业大环线,不断带动周边村社群众实现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2022年,集体经济收益达3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收益7.2万元。

“过去由于资源禀赋、发展思路和方向不清晰,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瓶颈状态,镇党委通过‘梯队管理法’强村举弱村等方法,组织我们到威远镇卓扎滩村、东和乡麻吉村等观摩学习,通过组织生活会,拓宽了我们的思路,2022年我们村积极申报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冷水养殖、七彩生态农业采摘等项目。”李得庆告诉记者,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近年来,七塔尔村始终把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展的首要前提,通过盘活资源、绿色转型、资源整合、合理引导等“多点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因地制宜 村集体经济大幅提速

沿着干净笔直的水泥路走进丹麻镇松德村游客服务接待中心泰盛庄园,服务员正忙着打扫卫生、收拾桌椅,准备迎接游客的到来。

2019年,松德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0多万元建设乡村旅游接待中心泰盛庄园,每年以10万元价格向外出租,不仅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泰盛庄园负责人董生龙介绍说:“自2019年承包接待中心以来,给村里交了30万元租金,招收的服务员都是附近的村民,一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一年工资开支达到了30万元至40万元。”

近年来,松德村依托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以打造松德村游客服务中心为核心,先后建成设施农业基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集散地,促进特色农业发展进入高起点、高效益、快发展的良性轨道,真正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开花”。

村集体经济要壮大,产业发展是关键。松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接待的同时,找准突破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温室大棚,做强做优特色产业,2022年又投资140万元,征地2.27公顷,修建拱棚20座,并以每棚3000元向外出租,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松德村党支部书记李生宝表示,近年来松德村建成了旅游接待中心、温室大棚,还投资600万元修建农贸市场,目前三个项目在带动群众增收上效益明显,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14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幸福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产业兴、民方能富足,村集体经济才能壮大。松德村驻村“第一书记”石成银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松德村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点,持续巩固现有的温室大棚种植、乡村接待中心、农贸市场项目,积极协调和对接有关部门,协同村“两委”一道推动松德村集体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党建引领 村集体经济活力四射

走进蔡家堡乡上刘家村占地5亩的扶贫车间里,村民魏桃录正和其他人一道在流水线上忙着加工熟食。他们一个个操作熟练,切割鸡货、鸭货,按照工艺要求加工的熟食干净卫生,扶贫车间不仅为当地村民搭建了一个创业平台,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岗位。

魏桃录是上刘家村村民,两年前他开始在扶贫车间工作,一年下来也有四万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上刘家村“两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利用搬迁后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争取项目资金,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自扶贫车间建成伊始,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切实做足做细产业文章,以“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多方招商引资,联系青海卓群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以车间租赁代生产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产业车间年产量达500多吨,解决长期就业岗位3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万元。目前,帮扶车间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源头活水,成为激活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行走在互助县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宽阔的公路如丝带般在青山绿水间穿梭,一排排行道树如土族阿姑一样热情地迎接八方来客。在全县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村民们满载幸福,不断地收获着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