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贾丽娜)今年以来,海东市平安区积极谋划储备以工代赈项目,扎实做好前置性审查,不断提高储备质量,切实发挥好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资金带动农村群众就业增收的功能作用。
2025年,平安区共谋划以工代赈项目12项,总投资7337万元,第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项目2项,总投资1455万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224万元,预计可吸纳当地群众124人参与工程建设,计划发放劳务报酬381.41万元。
据了解,项目建设将采取“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模式,广泛组织动员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激励其依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同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平安区发展改革和工业商务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精神,深刻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群众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切实压紧压实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所在村委会等主体的责任,确保以工代赈项目规范实施,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以工代赈这个民心工程建成老百姓满意的精品工程。
|